陳琦
摘要:推理判斷能力是指根據(jù)具體事實細節(jié),預測和推斷未知信息或隱含信息,如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意圖等的能力。在一節(jié)高三英語聽力課中,按照短對話、長對話和長篇獨白的順序,由淺入深地設計了難度由淺入深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聽力材料,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訓練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
關鍵詞:聽力教學 學科能力 推理判斷
推理判斷能力是指根據(jù)具體事實細節(jié),預測和推斷未知信息或隱含信息,如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意圖等的能力。提升學生在聽力中的推理判斷能力,能幫助學生形成話語交際目的的假設,提升聽力水平。
筆者執(zhí)教的一節(jié)高三英語聽力課,實踐了在聽力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本課所選聽力材料內容豐富,且有一定難度,主要為歌曲、國外采訪視頻、學生朗讀、百朗英語聽力訓練、大學四級聽力訓練、高考卷和各地高三模擬卷中的聽力題等;形式主要為聽力測試中的推斷題型。材料的多樣性有助于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訓練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即學會整合語言材料中的線索、邏輯、因果關系等多重復雜的信息,從而推導出未知內容。此外,在聽力材料的安排順序上,筆者參照高考英語聽力考查形式,按照短對話、長對話和長篇獨白的順序,由淺入深設計并兼顧趣味性。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初步體驗推理判斷
導入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欣賞一首歡快的英文歌曲,學生跟唱。歌曲結束后,提問: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 for the boy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girl?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需要學生在歌曲中找到推斷的依據(jù),如:回答“Yes”,依據(jù)是“I love you, Moa! Just be my lady”。回答“No”,依據(jù)是“I'm not interested in you./You're annoying”。
該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初步體驗什么是聽力中的推理判斷,同時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使之盡快進入聽的狀態(tài)。
二、實踐:強化訓練推理判斷
實踐環(huán)節(jié),筆者結合高考聽力典型題型,運用各種技巧,強化訓練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
(一)短對話中的推理判斷能力訓練
筆者選擇并設計了六段短對話,對應編制了以下問題:
1.Who is the man? (推斷人物身份)
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推斷人物關系)
3.When did the boy send his work? (推斷時間)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推斷地點)
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restaurant?(推斷個人的觀點)
6.What is the man's attitude towards his job according to the woman?(推斷個人的態(tài)度)
配合問答題,筆者還設計了填空題,所設的“空”即學生推理判斷的依據(jù)。如此,加深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
學生完成后,筆者引導他們歸納總結短對話聽力中用到的推理判斷方法,如抓住對話中的關鍵信息、注意說話者的語音語調、關注語句間的轉折詞等。在此基礎上,組織聽力競賽小組搶分活動,強化推理判斷技巧。
(二)長對話中的推理判斷能力訓練
為了改變學生對聽力形式的固化認知,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分享了一段主持人采訪一名奧斯卡獲獎影片導演的視頻,并提醒學生關注采訪中涉及的幾個話題:“(1)His dream when he was a child.(2)His research on various kinds of fish.(3)His assessment of the hero.然后推斷:We can infer that Mr Del Toro is .”學生給出了各種答案,如dedicated, imaginary, energetic等,并且有自己的推理依據(jù)。
在長對話的聽力操練中,學生除了要抓住關鍵信息外,還必須對關鍵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筆者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速記聽到的關鍵信息,感悟速記的重要作用。該環(huán)節(jié)主要訓練運用生活中的對話掌握聽長對話的方法,并在聽后加工處理和有效解讀材料的技巧,從而強化信息處理的能力。
(三)長篇獨白中的推理判斷能力訓練
長篇獨白蘊含信息更豐富,學生難以把握。筆者首先與學生一起分析一段獨白聽力材料的設問方式,總結推理判斷技巧,即抓住關鍵信息和邏輯線索,推斷題目間的邏輯關系。以一組設問為例。(1)What did the whale experience in the two water parks?(2)What did Tilikum do in 1999?(3)What caused the tragedy of Tilikum?推理時,要先找出這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whale experience, 1999, tragedy”,再推斷其邏輯線索為experience →event →tragedy。
掌握基本方法后,學生集中精力聽材料,通過短文填空的形式抓住關鍵信息,如:was not native to, was put on display, was trained to perform, turn violen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the poor conditions。聽完后討論,學生結合推斷出的邏輯線索,找到正確的選項。同樣地,筆者再補充一段獨白,幫助學生鞏固推斷的方法,提高整合語言材料中的線索、邏輯和因果關系等復雜信息來推斷未知內容的能力。
三、鞏固:總結歸納推理判斷
本節(jié)課的總結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幸運轉盤”的小組競賽游戲。為了改變聽力內容的單一性,筆者選擇讓學生來朗讀聽力材料。這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生適應不同的語音和語速;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通過朗讀去感受聽力內容中上下文的聯(lián)系。游戲結束后,師生總結歸納以下策略:
1.聽出關鍵信息,并做好簡單記錄。
2.積累和熟悉聽力場景相關詞匯和短語。
3.關注說話者的語氣和一些過渡或轉折連詞。
4.抓住文章主題和中心思想,找出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或故事發(fā)展的線索。
5.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和速記、預測的技巧也是進行聽力推理判斷的必備條件。
6.提高文本解讀和文本信息的處理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推理判斷能力的訓練不能局限于課堂,要全方位、多角度輸入聽力材料,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內外語言環(huán)境;平時的學習中,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從語句音調的抑揚頓挫、語氣的輕重緩急判斷其中蘊含的感情,了解英美等國家的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習性和風俗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