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洪
【摘要】隨著教育不斷改革,信息技術教學被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已經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這樣方便了教師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易于學生理解。多媒體的應用讓基礎較差的初中生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興趣,也能較容易地理解課堂知識,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豐富教學資源。多媒體能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可結合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直觀觀察和了解物理現(xiàn)象,勤動腦、多動手,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強教學效果。
二、應用多媒體Flash課件,突破學習重難點
物理學科實踐性和抽象性較強,初中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生活經驗,但在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方面還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以直觀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例如,在“電壓以及電流”一課的教學中,電流、電壓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設計Flash教學課件,將電荷定向移動產生電流的過程制作成動畫,也可以利用類比手段,將水流和電流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
三、強化實驗拓展,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
物理實驗對物理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還存在較大問題。一些學校的物理教師實驗能力不足,且物理實驗器材缺乏,導致很多實驗難以完成。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開展物理教學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物理實驗過程,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大膽設計物理實驗,讀取實驗數(shù)據,并最終獲得實驗成果、得出結論。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效果,促進其物理能力的提高。
四、打破教材內容限制,豐富教學資源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側重由淺入深展開教學,即先讓學生學習淺顯的知識,然后逐步深入,確保學生能更好地把握知識點,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打破這一流程,因為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直觀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復雜的事物變得簡單,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光的傳播”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如雨過天晴之后樹葉的形態(tài)、傍晚時分廣場天空的光束等。這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源,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學習知識、獲取學習方法,強化自身的學習體驗,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科學應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增強教學趣味性,活躍學生物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發(fā)展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彪.淺析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點[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