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雅君
【摘要】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幾何圖形的教學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也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小學幾何的知識是比較抽象的,理解起來就會有難度。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這方面的授課就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盡可能的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幾何圖形的概念體系,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有最大限度的學習效率,因為幾何圖形對于學生們而言不僅可以拓展思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換位思考能力。因此,本文就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提出了幾點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教學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幾何圖形的概念多是正方形、長方形等等簡單易懂的平面圖形,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這種抽象化的理解程度還是不夠深厚,與其他的知識相比較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盡量采用豐富的課堂內(nèi)容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去吸引學生們的注意,讓學生們可以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的講解中。
一、充分利用生活和實踐活動
小學幾何圖形的學習,一般來講都是對于平面圖形的研究和探討。這些圖形在學生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見到的物品,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幾何圖形的認知能力。在實踐活動方面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將學生們帶入到課堂以外的世界,讓學生們親自觀察、動手實踐,真正理解幾何圖形的含義,讓學生們有充足的實踐來消化有關于幾何圖形的知識,也為學生們打開新的大門,讓學生們明白幾何圖形的魅力。
例如,教師在對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的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們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比如黑板、門框、橡皮、書本等等,直觀地觀察到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特點,讓學生們將這種概念熟記在心,并了解這種圖形是如何構成或者是怎樣應用的,能夠?qū)⒅R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
二、將所學的數(shù)學幾何知識進行總結歸納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們將所學的知識做一個定期的規(guī)劃和總結歸納,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當中,也能夠?qū)⒁酝闹R鞏固下來,新的知識也不會和舊的知識混淆??偨Y歸納,總的來講就是將舊的知識進行總結,為新學的知識做好鋪墊,將新的知識點與舊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對于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分別羅列出來用以區(qū)分,也會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圓”這一幾何圖形的知識點時,不能僅僅將半徑、直徑、周長等等知識點的關系進行直截了當?shù)刂v解,而是要將課本上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拓展,綜合性地向?qū)W生們進行講解,讓學生們將所講的知識點記下,在學習新的知識時,就可以先將“圓”的知識點引導出來,這樣的話,學生們會對涉及到的知識點更加熟練。
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幾何圖形的這一板塊而言,教師在教學時要進行合理分析,使用學生們都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無論是在課堂的練習中還是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作為教師都要明白如何正確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將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來幫學生們避免混淆和錯誤的情況發(fā)生。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好的效果,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會更具效率。
【參考文獻】
[1]孫錦玲.探究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方法[J].內(nèi)蒙古教育,2019(21):87-88.
[2]程玲霞.關于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教學的常見問題分析及教學方法探討[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9(20):86.
[3]李爽.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方法探討[N].發(fā)展導報,2018-0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