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麗
【摘要】小學英語非常重要,為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打基礎,英語教學不只是要讓學生掌握一些英語知識,還要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讓學生能夠獨立地進行小學英語學習。
【關鍵詞】綜合實踐;小學英語;講故事;英語角
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們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也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感知的過程中去進行英語學習,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們在英語學習當中的主觀能動性。
一、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愉悅的語言環(huán)境,提升學生們的英語表達和交流能力,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實用價值。比如說,在進行動物園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們可以把班級變成一個小型的動物園,讓每個學生去扮演一種動物,然后去查閱關于這種動物的相關資料,在課堂上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
2.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學生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運用英語交際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很多學生都是“啞巴英語”,這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局限。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這會給學生營造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語境當中進行交流,提升他們運用英語表達自我、進行自我交際的能力。像在進行水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們可以引導同學們通過英語交流來了解彼此的喜好。
3.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使故事教學走入日常生活,使學生積極的使用英語交流,同時使語言具有生命力,用英語講故事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使孩子在真實的故事中產生情感共鳴,同時促進其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們可以在班級組織“Seeyou,seeme.Saythestory!英文故事大賽”活動,通過這個活動的舉辦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為學生學英語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快樂中潛移默化的掌握英語這門語言。
二、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類型
1.表演類。比賽以小組為單位參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從內容選擇、劇本創(chuàng)作、話劇編排、道具準備等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顯示出飽滿的參與熱情。
2.英語故事會。除了教師給學生講故事外,教師們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講故事。對于剛處在英語學習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講英語故事更是有些難度。但是通過講故事,學生可以換一種方式讀英語。同時,借助這樣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感受到了更多的學習英語的樂趣;或許戰(zhàn)勝了自己的膽怯,從而放開自己的顧慮。
3.英語日或英語角。為了增加學生們使用英語的機會,教師們可以規(guī)定每個月或者每周的某一天成為英語日,也就是說在這一天里學生必須要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對話,教師不限制話題,學生可以任意交談,英語日只是為了鼓勵大家多開口講英語,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運用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們要注意通過表演、故事會、英語日等方式來讓學生進行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林琳.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