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 桂 燁
低年段小學生的計算錯誤率很高,從產(chǎn)生錯誤的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有:感知比較粗略、注意力不穩(wěn)定、短時記憶較弱、思維定勢干擾等原因。本文針對低年段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提出一些防范常見計算錯誤的措施。
在心理學上,首次感知的材料準確、鮮明、生動,對于記憶的保持和再現(xiàn)的清晰程度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為了減少計算的錯誤,防患于未然,在一開始教學新算理、新法則時,就必須利用多媒體、掛圖、教學具等工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算理法則不是生硬的記憶和機械的套用,而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法則的建立、算理的探索中。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充分提供條件給學生動手、動腦,用眼、口、耳多種感官共同協(xié)作進行綜合性信息傳輸,以收到強化信息的作用。
學生會計算錯誤,往往是被一些相近相似的知識混淆了。所以,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針對學生容易在感官和思維定勢上產(chǎn)生錯誤的特點,指導學生把相近相似的法則、算理進行比較辨析,促進新舊知識的精細分化。比如學生在學習“隔位退位減”時,405-123 和405-126,和前面學過的“普通退位減”進行對比辨析,被減數(shù)的十位都是0,但405-126,由于隔位退位十位要借給個位,所以十位上是9-2,而405-123 的個位夠減,所以十位上是10-2。這樣兩種計算算理的區(qū)別在學生的頭腦里就很清晰了。
注意力是保證計算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關鍵。一方面,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有意注意。比如上課鈴一響,馬上進行練習,由于聽算看不到題,一個數(shù)字和符號都不能錯,所以只能聚精會神地聽,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學生注意力的分配及轉移方面的訓練。比如在教學比較復雜的計算時,可以先試著估一估,提前了解結果的大致范圍,這樣也利于檢驗最后的結果是否合理。
反饋是指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反饋對于技能的獲得具有強化效應,反饋越及時,效果越顯著。學生在做完計算練習后,往往非常期盼馬上知道自己努力的結果是怎樣的。所以要加強隨堂練習,及時反饋,當天訂正,一方面,激勵做得對的學生再接再厲,繼續(xù)堅持練習,另一方面,及時指出做錯的題,引起警覺,促進自己的反思。及時反饋,強化運算過程中正確的法則和算理,具有預防和改正計算錯誤的雙重意義。
防止和降低學生的計算錯誤,還不能忽略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比如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認真審題、仔細計算、自覺檢驗和規(guī)范書寫。當出現(xiàn)計算錯誤時,教育學生不怕困難、不怕麻煩,及時做好集錯,自覺分析錯誤的原因,不要把所有的計算錯誤都簡單歸納為“太粗心”。作為數(shù)學老師,還要做好示范榜樣作用,凡是要求學生的,老師在板演時都要一一做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