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音樂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為出發(fā)點,建立戲曲課堂教學綜合評價機制。通過“情感性評價——興趣激發(fā)、過程性評價——過程記錄、考級式評價——成果考核”幾個方面,多維度探索“人性化”的戲曲(婺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
【關(guān)鍵詞】戲曲課堂教學;婺劇課堂教學;多維度評價;情感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考級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22-0088-03
【本文著錄格式】梅映.多維度評價 人性化關(guān)懷——生本理念下小學戲曲(婺?。┱n堂教學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北方音樂,2020,11(22):88-90.
戲曲音樂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內(nèi)容,在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中它是重要的領(lǐng)域,更是不可缺少的素材。自2008年開始,“戲曲進校園”活動在全國各地陸續(xù)開展,與此同時,“婺劇進課堂”也在我們八婺大地像花兒一樣綻放。然而,縱觀各校的研究,進行的大多是創(chuàng)建“婺劇社團”、開展“婺劇教學”、編寫“婺劇教材”,鮮有人開展戲曲教學評價的研究。然而,光有活動,光有教材,不開展評價,戲劇教學很難扎實進行下去。因而,近幾年,本人開展了相關(guān)的婺劇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
教學評價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制定科學的標準,對教學活動及結(jié)果進行測定和衡量?!兑魳氛n程標準2011年版》“評價建議”中要求:音樂課程的評價應在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前提下,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功能,并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
在戲曲教學中,我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以及學生特點、教學內(nèi)容等,運用多種評價手段,結(jié)合我校婺劇進課堂的實際情況,探索適應學生綜合性發(fā)展的戲曲(婺?。┰u價方式。
一、情感性評價——興趣激發(fā)
新《課標》所言:“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課堂教學情感性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因素,在戲曲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性評價不僅能對戲曲產(chǎn)生比較濃厚的興趣,又能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提高學生素養(yǎng),建立自信。
(一)教師激勵式“念白”評價
念白是指戲曲人物中內(nèi)心獨白或兩者對話,使用明顯節(jié)奏變化,并拖長字音的語調(diào)。戲曲對小學生而言,尚在啟蒙階段,教學過程的精心設(shè)計對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婺劇課堂上,我經(jīng)常設(shè)計用“念白”的形式激勵學生。在學生剛進入婺劇教室時,如果孩子們注意力非常集中,我就會用婺劇的念白和學生問好,作為對學生的獎勵。接著指導學生也用婺劇的念白回答老師,這樣做給一節(jié)課開了一個好頭,學生會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參與課堂活動。如果在課堂中有些學生由于個性差異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一般,但興趣很濃并且學習態(tài)度端正,那我就會用鼓勵性的念白對其表示肯定。在課堂中,如果有些學生表現(xiàn)得特別出色,我也會用婺劇的念白方式表揚學生,再讓全體學生跟著老師用同樣的方式再鼓勵一次,這樣通過師生直接的互動方式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婺劇中的“念白”,又能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婺劇的熱情。
(二)教師親近式“唱腔”評價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敬其師,效其行。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在師生交流過程中,教師恰到好處的評價能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guān)懷與鼓勵,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被人尊重的快樂。例如,在婺劇課堂上,當學生有進步時,我會情不自禁地走近他,輕輕地點點頭,報以會心微笑的同時,用婺劇演唱一句表示贊許的唱腔。這種親近式的“唱腔”評價能積極有效地使學生建立自信心,鼓勵學生用婺劇的表現(xiàn)方式傳遞情感,在課堂實踐體驗活動中享受美的熏陶。
二、過程性評價——過程記錄
過程性評價是教學全過程的教育評價活動,它強調(diào)關(guān)注學習過程,注重發(fā)展。過程性評價是一個漸進的、發(fā)展的過程,具有導向性,是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一種階段性成果的反映,促使學習者良好地發(fā)展。
(一)“多元化”評價突出評價的范疇
在現(xiàn)今的教學評價中,我們往往比較注重教師評價,而忽視其他評價。我們的課題注重以多元的角度呈現(xiàn)評價:學生自主評價、互動評價、小組評價、家長評價、社會評價。在各種評價中教給方法,注重學生多維度的提升。
1.自主評價
《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評價的方式與方法”中指出:將自評、互評及他評三種評價方式相結(jié)合,是實施綜合性評價的重要方面。自主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把評價權(quán)還給孩子,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戲曲教學的評價要求相對來講可以是程度較淺的,主要是戲曲的歷史淵源、角色行當、欣賞劇目的了解以及認知程度。在一次婺劇課堂上,我發(fā)給學生們一份婺劇學習自我測評表。發(fā)下去時,我的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結(jié)果,下課后,學生交上,我迫不及待地查看后,發(fā)現(xiàn)很多驚喜,有學生在測評表中寫道:“老師,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對家鄉(xiāng)婺劇的了解真的太少了,我要好好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這樣的結(jié)果呈現(xiàn)讓我明白,客觀的自我評價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們更愿意積極地參與到婺劇學習中來。
2.互動評價
引導學生學會客觀地評價同學,從同學的長處中找到亮點,又將自己的優(yōu)點展示給同伴,學生之間的相互肯定也是有利于價值觀形成的有效的音樂學習評價方式。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演唱一小片段或表演幾個身段動作后,及時地引導學生積極評價。起初學生們總是用含糊的用語,如“真棒”“好厲害”“不好看”等進行評價,經(jīng)過課堂上師生互動以及審美觀點傳遞后,學生們的評價語會直觀生動起來。很多學生會這樣說:“她唱得真好,音準又有表情”“她們就像仙女在翩翩起舞,看得我入了迷”......多次互動后,學生的評價語就由草率轉(zhuǎn)向用心的客觀評價。通過互評,引導學生找出學習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提高他們的自我促進意識、自信心以及自我分析能力,促進了學生們內(nèi)驅(qū)力的發(fā)展。
3.小組評價
在戲曲音樂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分組教學的策略。例如,婺劇音樂欣賞課堂上,第一步讓學生分組討論給《花頭臺》選擇伴奏的樂器以及特點時,組長就要負責匯總組員說出來的每樣樂器,組織學生討論樂器特點。第二步,設(shè)定目標,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評論,作出評價,同時教師評價各小組反饋的情況并分析。教師可以根據(jù)各小組的回答,匯總每一組的討論成果,使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值得說明的是:“小組評價法”在小組成員的配置上,要采取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分組安排。即每一小組中都包含了a、b、c三類學生(a類為特長生,b類為中等生,c類為困難生),并均編了號,1號均為特長生,其余按順時針位置編號,各小組的平均成績大致相同,并且要注意到小組成員在性別、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同時設(shè)小組長1名,并隔一段時間輪換一次。
4.家長評價
《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評價的方式與方法”中指出:學生基于自身學習過程的自評,師生之間或?qū)W生之間不同場合、不同實踐活動中的互評,以及教師、家長、社會對學生音樂能力和音樂才華的他評,這些都是音樂課程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家長更多地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了解孩子音樂方面的個性與特長,我們把家長也擴充到評價的主體中,開展了家長多元評價活動。如:社團活動家長開放日,請婺劇班家長到學校參與聽課互動,讓他們給孩子展示的表演片段進行評價。評價用填表格的形式進行,讓家長在準備好的表格中對孩子的表現(xiàn)加以評價,評價基本上是激勵性的語言,如“你真棒”“你有進步”“還需要努力”“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等等。
5.社會評價
社會對學生音樂技能和音樂特長的他評是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的重要途徑。每年我都組織學生參加區(qū)、市級中小學生文藝匯演,有關(guān)戲曲的、婺劇的節(jié)目獲得了多個區(qū)級、市級的一等獎,特別是婺劇原創(chuàng)節(jié)目得到了社會各界專家的好評,參演的學生共達到100多人次以上。學校及時給予獲獎學生鼓勵,設(shè)立“每月之星、婺劇之星、婺星爭輝”等榮譽臺,并將獲得好評的節(jié)目優(yōu)化整合,參與到義演、快閃等活動中,得到群眾的高度評價。
(二)“多元化”評價注重方法的滲透
1.突出形象感覺
小學生年齡段特點直觀、表現(xiàn)欲強,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戲曲(婺?。┙虒W評價中,“形象化評價”尤為重要,及時運用具體、生動、活潑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們看得見、聽得清、摸得著,容易接受,記憶猶新,持續(xù)評價效果。
需特別指出的是,運用戲曲的外在形象評價,要注重戲曲(婺?。┬蜗蟮暮Y選、恰到好處的時機以及評價后的反饋,并且要和戲曲中的各種元素更好地融合起來。如在戲曲臉譜教學中,結(jié)合與臉譜人物相符合的婺劇音樂片段,供學生們欣賞,讓學生更清晰地感受臉譜的人物性格特征,最后教師拿出準備好的臉譜面具作為獎勵,讓學生在臉譜教學中感知“真、善、美”。二可選擇戲曲角色行當?shù)男蜗螅哉{(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積極地參與戲曲(婺劇)學習體驗活動。如在胸前或背后粘貼卡通式的生、旦頭像和戲曲伴奏樂器的圖像等,讓學生從獲得的“形象鼓勵”中獲得愉悅及尊重。
2.利用表格拓展
表格式評價要根據(jù)學生的各方面表現(xiàn)(包括學習態(tài)度、紀律、參與程度等)對學生做出參與性評價。表格式教學評價要體現(xiàn)在整個戲曲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全面的綜合性評價,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評價過程中感知音樂,體驗快樂,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
(三)“成長檔案袋”記錄學習的點滴
每位學生都是一個個體,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發(fā)展歷程,“成長檔案袋”改變了單一的評價主體,充分發(fā)揮它的功能,卓有成效。此評價方法最重要的意義在于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關(guān)注學生個體的成長過程,讓學生在體驗、積累中享受進步與成功的喜悅。經(jīng)過幾學期的婺劇課堂教學,我積累了一部分學生學習的“成長檔案袋”,有婺劇手抄報、學習婺劇心情小記、唱段錄音、表演視頻、婺劇學習幕后花絮(照片)、校級婺劇考級證書等,有電子版也有紙質(zhì)版。通過積累,學生就能從一次次“原音(影)再現(xiàn)”的縱向比較中感悟到自己的成長歷程,獲得成功的快感。
“成長檔案袋”應該在教師指導下,確定每一類別的主題后,逐步由學生自己來完善,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建設(shè)能力和責任擔當意識。讓學生們在“成長檔案袋”評價的過程中,自我收集、自我保存、自我評價、自我欣賞,它既有助于教師形成對學生的準確評價,又方便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jié)果。最后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頒發(fā)“校園梅花獎”“技能獎章”“藝術(shù)獎章”“婺劇之星”等,這些評價方式有效地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fā)展保持一致,從而提高評價的效度。
三、考級式評價——成果考核
戲曲課堂教學“考級式”評價和社會上的藝術(shù)考級是不同的,雖然形式類似,但是要求不同。它只是一種手段,和現(xiàn)今的藝術(shù)考級不一樣,不含功利性,面向全體學生,學生自愿參加,程度較淺,目的只是希望通過這種舉措讓學生對戲曲藝術(shù)重視起來,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以婺劇課堂教學“考級式”評價為例,我設(shè)計了等級考試的標準,如一級標準:知曉婺劇的主要歷史和基本知識;二級標準:能說出婺劇三個以上名家和代表作;三級標準:能繪畫臉譜或初步學會基本的臺步;四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初步會唱一個婺劇小片段;五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初步會唱兩個婺劇小片段;六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邊表演邊唱一個婺劇小片段;七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邊表演邊唱兩個婺劇小片段;八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邊表演邊唱三個婺劇小片段;九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邊表演邊唱四個婺劇小片段;十級標準:掌握前三級要素的基礎(chǔ)上,邊表演邊唱四個婺劇小片段,并有一次以上的舞臺表演經(jīng)驗。
在考級證書的封面上印有學校的校標,封底上印有婺劇等級考試的標準,證書正文是學生個性化照片和個人信息。更要注重的是,在考級式評價的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沒有通過相對應等級要求的學生,可以允許其申請后再次參加考級。通過考級制人性化的實施,極大程度上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婺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表演的興趣,而且更有成就感,更加自信。
情緒和情感是一種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它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學習的情緒和參與活動熱情,因此,教師在戲曲課堂中合理地運用“考級式”評價,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就可以在興致盎然中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評價是考查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渠道,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戲曲課堂教學中,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我們要打破狹隘、封閉的評價形式,通過情感性評價——興趣激發(fā)、過程性評價——過程記錄、考級式評價——成果考核多個維度的評價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促進每位學生的發(fā)展,讓所有的孩子都得到正確的評價,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啟迪和培養(yǎng)學生的戲曲音樂靈性。
參考文獻
[1]薛暉著;肖川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011年版 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2]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 戲曲曲藝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08.
[3]金華藝術(shù)研究所編著.中國婺劇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08.
作者簡介:梅映(1979—),女,籍貫:浙江永康,學位:大學本科,職位:金華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副校長,職稱: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婺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