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旦增
摘要:地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圍繞自然展開的社會學科。從宏觀上來看,地理是一門研究地理環(huán)境中的自然和人文現(xiàn)象,以及所產生的相互關系,它的綜合性是非常強的,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初中地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包括大洲大洋、環(huán)境差異以及海陸變遷等方面,在計算以及分析上的邏輯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它的知識轉換率并不是很高。本篇文章通過對初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進行闡述,分析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重要意義,從而探討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效果;課堂教學
引言
從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來看,正處于教育改革加速發(fā)展的時期,有關教育部門意識到教學與時代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需要將社會與人才培養(yǎng)緊密的聯(lián)合在一起,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存在很多方面的弊端,教師重視成績多于能力,很多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學習,沒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利于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新課改的推進下,提升初中課堂的教學效果是當前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對于地理這門課程來說,它不僅僅要學生死記硬背,教師需要從這方面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
1、教學理念不到位
一般情況下,初中生都是第一次系統(tǒng)的接觸地理這門學科,對于地理課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很多學生和家長都錯誤的認為地理是一門不重要的學科,沒有在這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學理念不到位,教師沒有加強對地理課程的宣傳工作,沒有在日常的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有些教師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教材內容的講解上,但是卻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教師更是直接將地理考試的內容提前劃分出來,讓學生進行背誦,這對于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學手段的問題
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沒有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學生沒有產生有效的互動,教師沒有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意識,信息化教學程度不高,沒有采用一些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學生缺少一定的興趣和自主性,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意義
1、教學效果的概念
教學效果就是經過教學后取得的成效,它是關于教學的評價內容,是檢驗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學效果需要了解學生各方面的需求,判斷它的質量水平和缺陷,通過客觀的方法評價教學目標的進行情況,找到學生能力不足的原因,從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應對,它是對教學進行的一次嚴謹的科學診斷。
2、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意義
從初中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地理的課堂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初中生都是依靠課堂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只有提高教學效果,才能提升教學效率,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實際上,教學效果的提升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有著一定的監(jiān)督和強化作用,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推動課堂學習的有效展開,而且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對地理內容的更好吸收,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及時意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反復的對教學計劃進行完善,實現(xiàn)不同程度的優(yōu)化,對于學生的智力和品德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三、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
1、改進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必備。初中階段學生的情緒波動較大,課間和課堂上可能會判若兩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初始引導學生快速有效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設備將自然現(xiàn)象通過畫面呈現(xiàn)出來,通過啟發(fā)學生思考自然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開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并逐漸導入課程教學重難點。這種信息教學手段在其中的融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對于地理知識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將課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到一起,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吸收。例如在“地球的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視頻和圖片,在課堂上放映出來,讓學生可以切實感受這一過程。
2、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從現(xiàn)階段的地理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有些教師本身缺乏一定的魅力,沒有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從而導致學生對于地理課有著一定的抗拒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可以將情感教學應用到其中,在刻板的教學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暢所欲言,開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要敢于向教師提出質疑,教師也應該給予一定的回應和鼓勵,增強課堂教學中的多樣化發(fā)展。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適時的導入一些問題,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帶著問題去進行學習,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這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一定的作用。
3、設置班級學習小組
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初中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這種設置班級學習小組的探究式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來說也有著一定的幫助。教師應該明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并且尊重這種情況,選擇合適的小組分配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自由組合的機會,嘗試合作學習的靈活運用,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角色,完成互幫互助,學生還可以激發(fā)自身的學習動力,在比較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學包括多個領域,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認識到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加強各方面的互動,設置班級學習小組,提升課堂導入機制,從多個角度上對教學效果進行增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左東梅.初中區(qū)域地理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吳春麗.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解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9(01):65.
[3]齊宗顯.辯證思維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培養(yǎng)分析[J].新課程(中),2018(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