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多花
【摘要】小學數學的開展,主要是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進行。為了更好地保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需更多的融入多媒體技術,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便于學生理解。因此,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整體教學整理,提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多媒體? ?小學數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71-01
引言
當下,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應用被廣泛認可,它擁有強大的功能,迅速發(fā)展成教育領域不可替代的工具。特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由于學生的直觀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達到較高水平,對知識的理解主要基于直觀形象思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正好填補這一空白,有利于數學信息傳遞和表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教師教學變得輕松、學生學習變得愉快。
一、多媒體學習模式概述
對于當代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模式的發(fā)展體制下,要順應社會發(fā)展潮流,不斷的對于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體制進行改革。隨著科技發(fā)展,不少學校都建立起來良好的學習資源,利用一些多媒體和科技的元素加入教學模式和體制。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的注意,良好的使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進行學習。多媒體利用科技的成分,為學生們提供許多的,豐富的學習資源,都是對于學生們有效的內容。多媒體也結合學生們處于小學階段愛玩的特性,根據學生們發(fā)展狀況和特征進行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吸引學生們的興趣,進行后期更好的教學。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科技和多媒體與教學模式結合的學習模式使用不當,就會導致不可估量的后果??萍际且话央p刃劍,消極的使用步驟和用途就會導致學生們對于學習產生消極情緒,或者對于科技和多媒體產生過度化的興趣,導致學生們無法正確認識科技與教學模式的集合體,過度看中多媒體資源,甚至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應當正確對待和認識科技多媒體與教學模式的使用。
二、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借助多媒體音頻效果來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就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較為抽象,無法真正的理解并運用。除此之外,對于教學內容以及實踐活動的安排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整理。而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利用音頻、圖片以及視頻等更換的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例如在數學基礎知識認知當中,教師能夠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十以內的加減法,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提升學生集中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黨當中。除此之外,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數學課堂當中,教師能夠給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滲透到學生實踐當中,通過生活當中的片段提升學生具體應用能力。
(二)借助多媒體優(yōu)化數學學習過程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有效性還體現在豐富教學內容上。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利用課本上的插圖來輔助教學。插圖雖然各種各樣,內容也比較豐富,但是插圖是靜態(tài)的,只能是反映事物變化和活動的一瞬間的狀況。而在多媒體的幫助下,靜態(tài)的插圖變成了動畫,動態(tài)展示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色彩鮮艷,而且化靜為動,用具體活動方式把原有的抽象的插圖變得活靈活現。例如,在教授《認識圓形》內容的時候,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展示圓的畫法。繪制的時候,老師的身體會遮擋住部分學生的視線,形成盲區(qū)。而借助多媒體進行畫圓的教學,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使用多媒體可以將繪制圓形的步驟和方法展示到大屏幕上,學生能夠清晰直觀的觀察到,之后,教師再在黑板上進一步明確畫圓的步驟,直到學生可以單獨繪制為止。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還讓他們理解的很透徹。
(三)運用多媒體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的板書書寫、教具操作演示、動手制作道具等往往占用了很多課堂時間,導致經常出現教師拖堂上課的現象。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以將知識簡單、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通過操作小鼠標,將畫面進行來回更換,方便查找。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結合,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也容易掌握其內在的變化規(guī)律,完成基本知識的建構。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的時候,通過課件演示,學生很容易地了解了角的大小與角度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節(jié)省了更多的學習時間,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更好地服務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和在課堂上的表現,另外補充一些內容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料以供學生參考,還可以舉辦更多的活動類項目,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
(四)借助多媒體有助于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
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綜合課堂質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重視教學內容、知識的中重點難點分析入手,將其通過多媒體技術實現精準的傳達,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平均數、周長、面積、占比等的基礎性實施教學時,老師可以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類數學常識內容,通過多媒體進行動畫形式的知識點展現,學生就能夠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從現實角度進行思考,從而使得重點、難點知識得到教學突破,也提升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讓知識得到更加快速的傳遞,也讓教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除強化自己的專業(yè)素質之外,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也是我們應當做的。
【參考文獻】
[1]馬國才.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分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464-465.
[2]吳德福.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融合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9(27):52-53.
[3]劉霜.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討[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1762-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