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
【摘要】本文對遼寧科技學院與省內(nèi)部分高校的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現(xiàn)狀展開調(diào)查,通過對高校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支持度、學生黨支部所開展的服務項目、建設的最關鍵之處、建設中面臨的不利因素、在服務師生和服務學校發(fā)展上存在的問題以及身邊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等幾個方面展開調(diào)查分析得出結論,并針對高校黨組織、學生黨支部給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
一、開展調(diào)查意義
本次調(diào)查是了解在建設服務型黨支部中存在的問題和具體解決辦法的有效途徑,對進一步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尤其是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二、調(diào)查內(nèi)容
2020年2月15日—4月15日開展調(diào)查工作,本文以調(diào)查問卷形式調(diào)查樣本4400份,校內(nèi)樣板2200份,校外樣本2200份。集中訪談5次,個人深入訪談100人次。樣本的詳細情況見表一。
在樣本選取中,盡量保證四個年級比例接近1∶1∶1∶1,這主要是考慮到不同年級對所屬黨支部的認識程度不同,年級可能會成為調(diào)查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
三、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現(xiàn)狀分析
(一)對高校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看法
如圖1所示,校內(nèi)外樣本的選項結果相差較小。67%以上的樣本對高校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看法持十分支持的態(tài)度,僅有低于3%的樣本認為沒有必要。高達97%以上的支持率可能存在兩種情況的考慮,一是認識到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二是認為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必要加強。通過實地集中調(diào)查和隨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后者的分析更符合樣本的真實想法。
(二)學生黨支部所開展的服務項目
從圖2中可以看出,校內(nèi)外開展較多的服務項目是對團支部和個人的幫扶,分別高于60%、55%。從校內(nèi)外調(diào)查結果對比來看,我校的服務工作在對學生的管理和監(jiān)督、校內(nèi)志愿服務兩個方面略高于校外比例,剩余其它項均低于外校。從此可以看出我校在服務項目上與外校相比略顯不足。
(三)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最關鍵之處
從圖3中可以看出,校內(nèi)外調(diào)查結果分布比例相差較小,其中“筑牢服務理念”一項占比最高達到38%以上,也就是大學生普遍認為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關鍵還是在思想意識層面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它三個選項均占有相當比例,這也反映出在加強支部建設上,也需要考慮其它三個因素。
(四)建設中面臨的不利因素
如圖4所示,校內(nèi)外調(diào)查結果分布有一定差異。從圖中可知“黨務工作者的服務意識不強”、“普通黨員缺乏服務意識”這兩項占比最高分別高于45%、44%,這與圖3的數(shù)據(jù)相吻合,表明意識層面的建設是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最關鍵一環(huán)。對比來看校內(nèi)黨務工作者的服務意識高于校外的,而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略低于校外的。校內(nèi)校外差異較大的兩項是“缺乏必要的工作經(jīng)費”、“人員、資源不足、有心無力”兩個選項。校外“缺乏必要的工作經(jīng)費”一項比校內(nèi)多出14%,這可以看出我校在黨建工作的經(jīng)費投入上要遠高于外校的平均水平;而“人員、資源不足、有心無力”選項我校比例高于外校接近7%,這也可以反映出我校在黨建工作隊伍建設及黨建平臺建設中還需加強。
(五)在服務師生和服務學校發(fā)展上存在的問題
從圖5中可以看出,前四個選項占比均在33%以上,其中占比最高的一項為“未形成長效機制”這一項,校內(nèi)外比例分別為42.84%、38.24%。通過對比來看,我校前兩項數(shù)值明顯低于校外,這表明我校在開展此項工作中更務實、更深入些;但我校后兩項明顯高出外校,這也表明我校在此方面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應加強機制體制建設。
(六)身邊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
如圖6所示,50%以上的大學生普遍認為身邊的學生黨員能夠時刻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對比來看,我校的學生黨員的認可度高于外校接近7%。同時也看到還有接近50%的大學生對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是存在質疑的,這也表明學生黨員整體的服務意識還有待提升,在黨建工作中還應加強此項工作。
四、結論
(一)校內(nèi)外在讀大學生對高校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支持率較高。67%以上的樣本對高校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看法持十分支持的態(tài)度,僅有低于3%的樣本認為沒有必要。
(二)與外校相比,我校在服務項目上還需擴展和加強。學生黨支部所開展的服務項目在幫扶工作、校外志愿服務、教學輔助等方面都略低于校外比例。
(三)服務型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黨員與黨務工作者的服務意識仍需提升。對比校外,我校學生黨員服務意識的認可度高于外校的認可度。
2.我校在黨建工作的經(jīng)費投入上要遠高于外校的平均水平,我校黨建工作隊伍建設及黨建平臺建設仍需加強,黨建工作的機制體制建設須完善。
3.對比外校,我校黨建工作更務實、更深入些,但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不夠,過于固守成規(guī)。
五、建議
(一)針對高校黨組織的建議
1.高校黨組織應加強黨務工作隊伍建設,組建結構科學合理,業(yè)務能力強,具有較強服務意識的專兼職人員從事黨務工作。
2.高校黨組織應進一步搭建、拓展服務平臺,建立完善考核、激勵機制。
(二)針對基層學生黨支部的建議
1.嚴把學生入黨的入口關,不能簡單的把成績和個人榮譽作為學生入黨的唯一標準,要建立道德品質考核標準,將一定時長的志愿服務作為滿足入黨的基本要求,以保證學生黨員自身已具備較高的思想覺悟和服務意識。
2.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日常培養(yǎng)、教育中,加入實踐服務項目,在其中加入分享感悟,對先進的人物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報道。用學生身邊的榜樣去教育和引導學生。
3.可根據(jù)年級開展不同的服務項目,低年級可開展宣講、報告會等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服務意識和思想覺悟,開展志愿勞動、公益宣講等相對簡單的志愿服務;高年級可開展支教、科技幫扶、幫扶結對、權益服務、督導檢查等服務項目。
4.拓寬服務路徑,充分利用網(wǎng)絡開展線上服務、線上宣傳。對于支教、科技幫扶等志愿服務項目可充分利用網(wǎng)絡開展線上服務工作,從而實現(xiàn)更多的學生黨員能夠參與更具實際意義的志愿服務活動。對志愿服務活動、先進典型進行線上宣傳報道,擴大活動的宣傳范圍及活動的影響力。
5.將服務學生黨員與學生黨員服務師生有機結合,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中,注重對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及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黨員在參與服務中提升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綜合能力。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立項課題,項目名稱:新時代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9GXDJ-YB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