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敏
(天津市南開翔宇學校,天津 300000)
班級文化,指在班主任的帶領和指導下,班級師生通過各種教育教學形式與文化活動,主觀有意創(chuàng)設和客觀逐漸形成的文化環(huán)境氛圍。是一種體現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又會反作用于學生群體發(fā)展的東西。因此,在構建班級文化時,我著重考慮建設班級制度文化,環(huán)境文化及活動文化。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思維活躍、執(zhí)行力強,根據實際情況,各小組討論之后上交一份班級公約草案,最后由班主任綜合統(tǒng)籌,制定了全方面、有力度而又不失風趣的《班級公約》。這樣制定產生的班級公約,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內容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學生也樂于執(zhí)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為保障,班級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突出的進步。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執(zhí)行與監(jiān)督也都由學生自己完成,班主任只是制度產生與執(zhí)行監(jiān)督過程中的一員,切忌以個人意愿左右制度。
他律是由外界來控制自身。研究表明,同齡人之間的相互約束和共同學習,是一種很好的他律,對彼此的教育、激勵等影響作用甚至比家長、老師的更大。同學們從缺乏約束力、自制力到為了小組的榮譽、集體的利益而積極改變自己,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就可以形成從他律逐漸實現自律的理想狀態(tài)。
教室,是學生接受教育、學習知識的基地,是學習生活的主要空間。教室布置反映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也是衡量一個班的班級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1.獎狀的張貼呈現阿拉伯數字“5”的字樣,體現我們對于5 班的鐘愛、以作為5 班之人而驕傲。
2.教室墻壁粘貼“態(tài)度、細節(jié)、目標、行動”四組醒目的大字,旨在教育學生牢記--態(tài)度決定一切(Attitudes define all)、細節(jié)決定成?。∟o details,no success)、目標決定方向(Aims define all)、行動成就未來(It is better to do)。
3.時間是一個神奇的東西,給勤奮惜時的人以回報、給懶惰荒時的人以打擊。鐘表的懸掛提醒孩子們惜時、守時。上面的照片記錄著師生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美好回憶。
4.班級事務欄會張貼當日或近日班級、學校的需要同學們關注的大事小情;學習園地定期展出優(yōu)秀作業(yè)及優(yōu)秀小測,供同學們學習參考,給大家充分的榜樣力量。
“圖書角”通過全班同學自發(fā)捐獻而成。班級安排一位圖書管理員,負責擺放整理書籍以及記錄同學們借閱書籍情況。利用班會課的“好書推薦”、和評選“閱讀明星”等形式激發(fā)學生讀書熱情,逐漸使學生養(yǎng)成與書為友,多讀好書的閱讀習慣。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其中增長社交能力、培養(yǎng)責任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因為,班主任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并在盡力陪伴的情況下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策劃并組織力所能及的活動。
以運動會為例,學校秋季運動會和春季趣味運動會及拔河比賽是學校的傳統(tǒng)活動,在比賽之前,我會帶領參賽同學進行系統(tǒng)鍛煉與訓練。一次次地跌倒爬起,一次次地反復訓練,終于得到回饋。說明我長久以來通過各種活動、滲透于課上課下的樂觀拼搏、團結凝聚有了明顯的成效。我本人也會積極參與運動會的教工項目,努力拼搏爭取優(yōu)異成績,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
這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們積極投入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他們去體驗生活的樂趣,學會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拼搏去創(chuàng)造。
1.組織班級跳繩比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全班同學都要參與,使得同學們在競爭中體會到快樂,更體會到拼搏的喜悅。
2.我為每一位同學發(fā)一個小本,每周就一個話題讓同學們以“馮老師,我想對您說”為開頭寫下一頁文字。我會抽空翻看并寫下幾句感言。通過這種交流形式,我發(fā)現了學生的善良可愛,看到了學生的積極進取,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掌握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也發(fā)現了學生的心理問題。給學生的反饋過程中把自己一貫奉行的樂觀與拼搏精神灌輸給孩子們。這樣一來二去,拉近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感情。
3.我校以培養(yǎng)“素質高、成績優(yōu)”的學生為目的。在緊張的奮斗氛圍之下,易造成學生疲憊的狀態(tài)、消極的情緒。我抓住機會,給同學送去慰問和溫暖。特別是在臨考前的緊張復習階段,給學生發(fā)一些巧克力,大包裝,幾人分一塊。同學們在因此而產生的交流與互動中體驗著美食和分享的快樂。
4.全班同學輪流記錄《班級日志》,也是我們班的特色之一。記錄班級每天發(fā)生的大事小情。成為見證班級師生共同成長的文字相冊。同學們在這里進行熱點討論,互訴衷腸。記錄著學習的苦與樂,老師的得與失?!栋嗉壢沼洝放浜习嗉壍幕顒?,生動地描繪著點點滴滴,使班級文化拓展、升華。通過引導和教育,我發(fā)現日志中的牢騷抱怨少了,樂觀幽默奮發(fā)進取的正能量多了。
5.開展主題班會,重視班會育人。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一種形式。我班的班會大多由班委負責組織安排,每個同學可以自由發(fā)表個人意見和觀點,班主任參與其中發(fā)表個人見解。久而久之,增加了師生友誼,完善了班級制度,對學生思想的轉化和良好班風的形成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化”一詞內涵豐富,不是簡單的幾個說法或做法就可以將其解讀。重要的是,我們本著對本職工作的熱愛之心、對學生負責的仁愛之心和助其成才的奉獻之心,用心思用行動詮釋著自己對于班級文化建設的理解。構建體現學生個性、尊重學生人格、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班級文化。從而為他們的成長奠定良好而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