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軍 (江蘇東臺市頭灶鎮(zhèn)小學)
最近,教育部發(fā)布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教育懲戒”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作為一線教師,筆者認為《意見稿》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教師不能簡單地認為有了一把“尚方寶劍”,就可以簡而單之地實施教育懲戒了。教育懲戒還需“三思而行”。
一思:教育懲戒的初心在哪里?眾所周知,懲戒和激勵是教育的一體兩面,二者缺一不可。我們應該高度認識的是,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為教師重提“教育懲戒權”,一方面是教師濫用懲戒、懲戒不當,引發(fā)師德風險和信任危機,甚至引起師生沖突、家校矛盾;另一方面是教師不敢懲戒、不會懲戒,教師對“問題學生”和“學生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重喚教師懲戒權,就是要求廣大教師要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在教育管理學生上,既要積極作為,又不能亂作為和不作為。
二思:教育懲戒的愛心缺失沒?筆者以為,教育懲戒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應該是我們教師退而其求次的一個教育方式選項。教育懲戒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應該在育人上,要以真正關愛學生為前提。懲戒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育懲戒如果缺失愛,那么就難免會滑向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禁區(qū)”。教育懲戒要達到預期效果,還要面向全體,堅持“一碗水端平”,不能“戴有色眼鏡”。
三思:教育懲戒的合力具備沒?有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對相關學生的教育懲戒理所當然也名正言順,但問題是學生對教師的懲戒拒不接受、對抗教師甚至報復教師,家長也會出現(xiàn)不支持、唱反調(diào)甚至“校鬧”等問題?;饨逃龖徒涞膶擂魏蜔o奈,除了教育懲戒要自帶愛的溫度外,還需要增強透明度和實施力度。形成教師審慎實施、學生自覺遵守、家長積極配合教育懲戒氛圍,教育懲戒也才能發(fā)揮最佳的育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