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建云
摘? 要:隨著我國新時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學校和家長對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中班主任在進行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時不僅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鳎€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在思想道德品質、個人行為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高中班主任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要注重對德育工作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重點對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德育的滲透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教學;班級管理;德育滲透;教育策略
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再次說明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即將接受高等教育,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教師不僅要給予他們合格的學科教育,也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層面上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將素質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教育現代化的今天,“教書”和“育人”二者之間必須做到相輔相成,讓學生向著德才兼?zhèn)涞姆较虺砷L。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促進德育教育落實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我國一線課堂中已近大規(guī)模普及,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上“黑板+粉筆”的“壟斷”局面,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更加豐富的體驗。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將網絡中的教學資源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在聲頻和音頻的加持下,學生對于德育內容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舉例而言,許多學生在家庭中被當作“心頭肉”,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在父母的嬌慣和溺愛下,他們養(yǎng)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在參加校園集體勞動時,總是會表現出抵觸情緒,這與“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相違背。作為班主任教師要有意通過德育教育改變這一現狀,可以就此問題開展主題班會。在班會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山地區(qū)孩子求學不易的視頻,在我國偏遠地區(qū)教育資源仍然比較稀缺,但是這里仍然不乏一些為了夢想而奮斗的身影,他們既要幫助父母處理家中的事務,又要經過崎嶇的山路去學習。通過這些視頻資料,可以讓平時習慣了安逸的學生受到直觀的心靈沖擊。在帶領學生集體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我反思,每個人寫出3-5條自己生活中好逸惡勞的問題,并分享之后會如何改正。
二、增進與學生的溝通,密切與學生的關系
想要更好地在班級內進行德育的滲透,班主任不僅要扮演好“良師”,更好扮演好“益友”的角色。很多教師喜歡端著架子高高在上,在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求的時候,往往是直接告訴學生“什么事必須做”“什么事不能做”。在這種師生關系下,學生與班主任教師之間很容易產生隔閡,有問題的時候不愿意與班主任教師進行溝通。很多教師會反映班級內有個別的學生品性惡劣,不服從管理,其實這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溝通方式不當。舉例而言,班級內的A同學常常與其他同學爭吵,甚至打架。在多次勸導無效之后,我邀請學生周末的時候來我家做客,并為學生準備了午餐。在與學生的相處中,他放松了抵觸心理,告訴我與其他學生發(fā)生爭吵是因為父母離異,自己常常自卑,覺得別人在針對自己。在知道了這一信息之后,我及時對A同學進行了安慰和教育,A同學的情況慢慢好轉起來。這充分說明了沒有失敗的學生,只有失敗的教育者這一道理。高中階段的學生個性鮮明,敢愛敢恨,教師只要愿意尊重他們與他們平等交流,就一定能獲得學生的信任。
三、定期開展校園活動,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功效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校園文化氛圍建設,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功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道德修養(yǎng)。例如在國慶佳節(jié)來臨之際,教師可以舉辦愛國主義主題演講比賽,教師幫助學生從寫演講稿、學習演講技巧、脫稿演講訓練等環(huán)節(jié)開始準備,讓學生在掌握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愛國主義情懷的提升。在學生深度參與的過程中,他們不僅能夠提高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在這種學習氛圍中使心靈受到洗禮,提升愛國主義情懷,實現道德品質上的提升。再如在勞動節(jié)前后,教師可以組織“我勞動我光榮”的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社區(qū)服務老人,讓學生明白勞動實踐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制作手抄報,體會勞動的價值和美好,將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的品質傳承下去。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強調了環(huán)境育人的重要性,在班級管理中落實德育教育,既需要教師的理論引導,也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認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德育工作的質量,以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難以形成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德育認識深度。因此,根據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教育理念相關要求,教師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對德育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華軍.高中班級管理有效實施德育的探究[J].神州,2018,(36):193.
[2]楊靈.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J].文淵(高中版),2018,3(11):43-44.
作者單位:重慶市墊江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