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祖古麗·麥提托合提
摘要:閱讀是學生學習中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于英語這門學科來說,掌握英語語法結構、句子構成,學生要先閱讀、分析、理解、內(nèi)化后,才能夠完成應用。閱讀作為學生搭建知識體系的第一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當中,教師似乎忽視了這一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大多伴隨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習題的講解而出現(xiàn),并未采用系統(tǒng)正規(guī)的教學教會學生實用的閱讀技巧,導致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本文將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4-0205-01
想要有效的開展英語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是重中之重,以興趣引導為基礎,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傳授閱讀技巧,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能力發(fā)展的學習方法,這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強化和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改變應試教育理念,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提升為核心進行教學設計,通過不同的路徑來完成閱讀教學,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逐漸習慣以自主閱讀去獲取知識,本文將淺析幾點相關教學策略,供廣大教師參考。
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強化學生閱讀積極性
想要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教師一定要明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通過單向知識傳授的方法為學生梳理英語知識點,學生很少主動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進行自我思考,逐漸形成了依賴教師的習慣,對英語閱讀興趣缺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想要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首先應以激趣為重點。英語學科的教材但從內(nèi)容上看,其實并不枯燥,只是解讀的過程需要學生花費時間,如果教師能夠篩選出其中的趣味元素,以趣味元素構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qū)使下進行自主閱讀,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一課時,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生已經(jīng)十分熟悉,但是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當中不僅簡述了關于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講述了一些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生對于國外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較少,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領域知識去進行問題構建,“同學們知道中國人團圓的日子是春節(jié),那么你們知道外國人團圓慶祝的日子是哪一天嗎?”,有的學生回答到“圣誕節(jié)!”,這個時候教師接著引導“沒錯,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個娛樂化的節(jié)日,但是對于國外友人來說,卻十分重要,你們知道圣誕節(jié)的來歷嗎?知道它的發(fā)展過程嗎?”,學生因為不了解所以會產(chǎn)生探索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再引入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閱讀欲望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fā),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閱讀活動當中,這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和強化有著積極的幫助。
2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想要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科學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認知知識的過程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而記憶作為學生閱讀的基礎,對提升學生閱讀效率,加大學生認識效度有著積極的幫助。因此,教師首先在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想要讓學生在閱讀當中高效的記憶重點知識,改變“瞬時遺忘”習慣,教師可以通過“課文注釋記錄法”來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在閱讀當中拋棄“眼閱讀、口閱讀”的傳統(tǒng)方法,而是通過用心、用手閱讀去提升學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以“x”去標注“不知道的內(nèi)容”,用“?”標注“尚有疑問的內(nèi)容”,用“桃心”去標注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用“五角星”標注重點內(nèi)容。通過不同的記號標注,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看清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思考過程,將知識進行分類,在教師后續(xù)的講解中,進行理解、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評價、創(chuàng)造。這種以注釋記錄方法來帶動學生閱讀的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有助于學生的能力塑成,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除此之外,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養(yǎng)成摘抄的習慣,摘抄一些好詞佳句,或者是典型的語法運用案例,可以用作今后創(chuàng)作的素材,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強化有著有效的幫助。
3開展二次閱讀,回顧學習重點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階段性知識,提升閱讀效率,必要的方法總結和教學回顧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每個單元的知識點基本分為單詞、語法、句子三個部分,在閱讀當中,學生通過注釋、勾畫等方式記錄下學習疑問,然后交由教師解答,這個時候不同的學習難題會分散在不用的知識體系當中,比如在理解單詞中,不同的學生會出現(xiàn)不同的難題,教師所要做的是,是將這些學生出現(xiàn)的難題逐一篩選出來,然后通過集中式講解的方法為學生掃清障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等于是對文章進行二次閱讀,跟隨教師的腳步對知識進行重復記憶。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開展這一過程,學生在小組合作二次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交流自己對于文章的不同看法,思維的碰撞有助于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能力差距,在學生討論完畢后,由組成呈交學生的學習問題,教師找出重合問題和單個化問題進行講解,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去梳理出學生閱讀中出現(xiàn)的思維錯誤,修正學生的能力缺陷,總結出泛性的閱讀方法,二次閱讀作為學生閱讀學習過后的能力鞏固環(huán)節(jié),能夠再一次深化學生的學習理解和認識,有助于學生建立完善健全的知識體系,對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想要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途徑和手段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閱讀教學當中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這對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和推動教學進步有著積極的幫助意義。
參考文獻:
[1]萬學芬.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J].新課程,2020,(15):112.
[2]姜寧.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英語教師,2020,20(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