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婕
【摘 要】 兒童繪本是由生動的圖畫和精簡的文字構成,其充分契合了兒童的認知特點,所以將兒童繪本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中能夠讓小學生在生動的圖片以及寓意深刻的文字中充分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從而顯著提高美術學習興趣和學習質(zhì)量。與此同時,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以下本文將針對“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旨在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 兒童繪本? 小學美術? 應用策略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教育行業(yè)對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小學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充分契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引入兒童繪本對小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在幫助小學生提高美術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質(zhì)量的同時也為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1. 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的選擇原則
1.1所選兒童繪本需要具有一定美術風格
兒童繪本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就是豐富多彩的圖畫以及精簡但寓意深刻的文字,不同的兒童繪本有著風格迥異的美術風格,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對兒童繪本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契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選定,例如卡通風格、唯美風格等。與此同時,教師所選的美術風格需要契合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良好理解、構思和創(chuàng)作。
1.2所選兒童繪本需要具有一些有趣形象
有趣的繪本形象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如舞姿優(yōu)美的貝琳達、天真可愛的大衛(wèi)以及象征希望的小王子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的繪本形象良好的契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學生在對這些有趣的繪本形象進行欣賞時,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都會被有效的激發(fā),從而不斷提高美術表現(xiàn)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
1.3所選兒童繪本需要具有一定畫面細節(jié)
小學生在對繪本進行閱讀的時候,不僅僅會關注繪本的故事情境,同時也會對繪本的相關細節(jié)進行關注,而通過對細節(jié)的關注,小學生能夠良好的對畫面以及故事情境進行聯(lián)想,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兒童繪本的選擇時,需要選取一些帶有畫面細節(jié)的繪本書籍。
2. 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的應用策略
2.1以兒童繪本進行情景導入
在兒童繪本中,有寓意深刻的文字、有豐富多彩的畫面同時也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兒童繪本的這些特點和元素為小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情境。首先教師需要將契合教學內(nèi)容的繪本畫面添加到課件PPT當中,然后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播放。采用多媒體播放繪本的形式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讓學生深深的陷入直觀生動的繪本動畫情境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兒童繪本《自由頌歌》,在繪本畫面中有在藍天白云下自由飛翔的喜鵲。盡管繪本中的喜鵲是一個靜止的狀態(tài),但是在動態(tài)線條的勾勒下,學生們能夠充分的感受到喜鵲飛翔的力量以及其飛翔時候的動態(tài)美感。如此,在這樣一個繪本情境中,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能夠讓學生正確的掌握線條的動態(tài)以及靜態(tài)展示,從而深刻理解動靜線條的相關美術知識和技能,從而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將大幅度提升。
2.2以兒童繪本增強色彩感知
基于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其對于色彩的感知往往都非常的敏感,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五彩繽紛的兒童繪本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增強色彩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狼外婆》這一繪本故事讓小學生進行欣賞。對于這一繪本故事小學生都非常喜歡,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重點關注各個繪本元素的色彩,包括人物的衣著、房屋以及花草樹木等。在學生們跟隨著故事情節(jié)往下觀看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繪本中各元素的顏色也在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在開心的時候,繪本中的顏色是暖暖的黃色以及紅色,但是在緊張、恐懼的時候,繪本中的顏色就變成了冷冷的藍色或者是黑色。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充分的感受到到色彩的生命力,與此同時色彩的變化會隨著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如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繪本的引入以及對繪本顏色的有效應用,可以充分的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色彩專長以及對美術以及美學的感知,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質(zhì)量以及美術素養(yǎng)。
2.3以兒童繪本增強造型能力
兒童繪本中有很多有趣的形象和元素,這些形象和元素在造型上都十分的考究。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引入繪本對小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能夠有效的增強小學生的造型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兒童繪本《河流的一生》來指導學生進行河流以及人物的造型繪畫。在該本兒童繪本中有很多關于河流的非常生動的形象和造型,簡單的線條表示的是河岸以及河水,同時在河岸的兩側(cè)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村莊和人物。小學生在這個兒童繪本的欣賞以及模仿繪畫中能夠很好的學習到相關事物的美術表現(xiàn)手法,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造型能力。與此同時,小學生在對繪本元素進行模仿以及借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良好引導學生進行造型的創(chuàng)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美學素養(yǎng)。
3. 總結
總而言之,兒童繪本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對兒童繪本的應用,通過其風格、顏色以及造型來良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顏色感知能力以及線條應用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杜鶴.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9,12(24):148-149.
[2] 羅世鑫.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9,16(3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