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瀟
【摘要】對于學生來說,也許大多數(shù)人會覺得一個好的高中非常重要,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小學階段的教育,正是學生全方面的行為認知培養(yǎng)的階段。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其責任也就更加重大,傳道授業(yè)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工作,除了文化課程,還必須考慮學生心理和運動素質(zhì)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教師是那些了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因此,應考慮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1-0058-02
Research on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nghe Primary School,Guangrao County,Dongying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BU Xiao
【Abstract】For students,perhaps most people think that a good high school is very important,but in fac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level,which is the stage of cultivating all aspects of student behavior.For ele‐線mentary school teachers,their responsibilities are even more important.Preaching is the basic job of educators,in addition to cultural courses,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sychology and sports quality must also be considered.Good teachers are those who understand psychology and pedagogy.Therefore,we should consider how to incorpo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Methods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通過觀察中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大致狀況,通常教師在教學時主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如何幫助學生提高體育水平,然而,卻忽視了體育在學生心理健康中的改善提高效果。隨著教學理念的日新月異,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教師慢慢認識到這一情況,然而實際上教師會因為缺乏經(jīng)驗以及有效措施,體育教育在影響學生心理方面的效果依舊不顯著?,F(xiàn)如今,小學階段體育教育不足的阻礙因素之一是:教師在體育實踐的教學內(nèi)容重點不夠清晰,方法不夠高效。往往教師會致力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成績,以滿足教學要求。這個概念已經(jīng)偏離了體育教學的意義,本質(zhì)上體育的重要性和存在價值是為了使學生身心健康均能平衡穩(wěn)步增長,不能只拘泥于成績高低。再者,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是以體育項目為中心實施,會減少對學生興趣、個性和成長特征的教育,使學生的主觀性減弱,調(diào)動熱情困難。
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帶有特色的教育
不同的教師需要擁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從而讓學生能更加熱愛課程。常說“名師出高徒”,由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可見一斑。因此,教師的言行都需要時刻注意,否則便會在悄然之中影響學生的行為認知。如果教師能始終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學生便也會變得更加懂得禮儀和為人處世。教師需要特色的課堂風格吸引學生學習,并且還能引領學生的心理。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如果體育教師能與學生一起參與體育活動,那么便會使師生關系更加親近,心理距離減小,產(chǎn)生心理共鳴,有利于在體育教學中融合心理教育。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群體的個人素質(zhì)、體育能力會十分不均衡,具體情況會因人而異。存在一種不良心理現(xiàn)象:知識不扎實的學生會產(chǎn)生害怕心理,擔心同學嘲笑,會不參加運動。為了應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必須首先讓學生肯定自己,對自己需要保持自信,不要輕易否認自己。首先,因材施教,教師應對其減少鍛煉的難度,可以對這類學生進行單獨訓練,讓他們按照成功的案例去模仿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快樂和自信。其次,有必要為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而輕松的環(huán)境。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以確保每個學生心理都能保持積極向上。最后,可以使用獎勵機制,通過提供完整的陳述和有關學生進步程度的及時表揚提高學生的信心。
(三)改進體育教學手段
隨著教改的展開,體育教學必須放棄舊的教育原則和方式,需要及時轉(zhuǎn)換成當前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常會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容易阻礙學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改變教學理念與方式,實行以學生為主導對象的人文教育教學觀念。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供完整的教育指導,并引導他們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積極學習。只有專注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創(chuàng)造光明和樂觀的教育環(huán)境,學生才能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在健康的氣氛里獲得教育和知識。教師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增強教育過程,比如聲樂的增加、視頻的播放等,讓學生獲得體育教育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實。
(四)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因材施教
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的日常教學相互融合,對于教師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師對小學生有深入的認識,把握各種學生情況,例如其人格特質(zhì)和心理狀態(tài)等。除此之外,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體育教學,以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有效性。對于內(nèi)向不愛表達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他們參加小組運動并指導他們與他人交流和合作。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帶領他們訓練。幫助各類型的學生開放思想,參與互動,放開心理拘束,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在體育教育的幫助下采取有效措施實施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獲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并能讓小學生快樂成長和學習。
三、結(jié)語
簡而言之,教育是基于教師對于教育事業(yè)的認可與熱愛展開的。只有當教師對學生擁有足夠的關切,學生才能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孩子。對于學生而言,心理健康與學識素養(yǎng)缺一不可,教師必須雙管齊下,采用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本愛能拉近師生距離,使師生之間產(chǎn)生相互的信任感,這可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俊秀.小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亞太教育,2016(22).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