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清
(江蘇省泗洪縣明德學校 江蘇 泗洪 223900)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主要地位。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協(xié)商對話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提升閱讀質量。本文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協(xié)商對話式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開展協(xié)商對話式閱讀的基礎是教師要對閱讀的文章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文章有整體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對文章進行全面的閱讀,對閱讀材料中涵蓋的基礎知識,能夠深入鉆研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社會價值、審美意義等知識,建立自己的分析與見解,更好地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指導。其次,教師要對閱讀過程中應該使用怎么樣的閱讀方式,建立怎么樣的閱讀分析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正確地進行思考,對閱讀內容全面掌握。最后,教師要在整體熟練掌握的基礎上,結合巧妙的閱讀過程設計,在閱讀活動中應用協(xié)商式方法,引導整個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
對話協(xié)商式閱讀的開展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與閱讀材料之間的對話和閱讀。首先,學生通過進行材料閱讀,可以更好地開闊認知,對作品中所表達的作者的心理和情感進行體驗,從而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學生通過對閱讀材料的閱讀,可以與作者進行對話,與文章進行對話,對文章的結構、寫作方法、修辭語言和作者的心理變化、寫作意圖、情感表達等各種問題進行對話,從中找到答案。教師要充分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使其更好地掌握閱讀材料的核心思想其次,學生在進行對話式閱讀的過程中,還要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對話協(xié)商式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思考,例如,在閱讀《項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問題“如果瑪?shù)贍柕碌捻楁湶]有丟失,那么后續(xù)的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fā)生了呢?那么她的生活是不是可以不用過得這么凄慘?”在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思考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為什么瑪?shù)贍柕虏唤o弗萊斯節(jié)夫人賠一個假項鏈呢?她這種行為說明她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呢?”,利用這些問題逐步引導,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與作品展開深度的對話閱讀,體驗文章中的故事,并在無形中建立起自己的認識,對正確的品行進行強化。最后,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對閱讀的材料進行質疑和思考。例如,在進行文章《燈》的閱讀過程中,有的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會對文章最后作者寫的句子“我想著,想著,不覺對著山那邊微笑了”進行思考,為什么作者會微笑呢?他是因為什么原因微笑的呢?而有的學生會對“山的那邊”進行質疑,思考山的那邊會有什么值得作者微笑的事情呢?通過這樣的質疑,從而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深入思考,更好地建立學生與文章之間的深入閱讀對話體驗。
在進行協(xié)商對話式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對話和交流。例如,在進行文章材料《記承天寺夜游》的閱讀過程中,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是“閑人”,教師提出“文章中所得閑人是我們熟知的閑散之人的意思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學生通過對文章進行再次閱讀會理解作者蘇軾提出這樣的說法與當時的境遇相關,并不是真正意義上閑散之人的意思。學生通過交流,也能明白在遇到困境的時候,要養(yǎng)成開闊的胸襟,并且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各種困境。
學生在進行協(xié)商對話式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好全程的引導者,并與學生建立積極的平等對話,啟發(fā)學生進行知識擴展和積累。比如,在閱讀文章《大自然的語言》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觀察和閱讀,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學習,并根據(jù)相應的問題進行交流和回答。這時候,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通過這樣的對話形式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又如,在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及時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提問,對“父親是怎么知道我被困在懸崖了呢?”“作者為什么沒有對知道我被困在懸崖邊進行描寫呢?”“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技巧呢?”利用這樣的協(xié)商式口吻,與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思考,并實現(xiàn)對寫作技巧的運用和積累。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協(xié)商對話式閱讀,營造出一種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學會知識,提升能力。閱讀是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教師要不斷地進行閱讀方法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提升語文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