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使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實施體驗性操作教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體驗性操作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基本活動,能幫助學生準確認識及體驗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及操作實踐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在體驗性操作過程中猜想、驗證及構建,強化了探究能力及邏輯思維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課本中蘊含著較多的體驗性操作內容及素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數學學習內容的彈性操作重點進行明確,充分利用課本中的體驗性操作素材引導學生自主融入課堂教學,去實踐體驗操作,調動學生的腦、手、口等感官,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并通過體驗性操作活動學習及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教師開展體驗性操作教學,要對課本中包含或隱藏的體驗性操作素材、教學內容進行開發(fā)、提煉,轉變枯燥、抽象及難懂的數學知識,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實踐動手操作的過程變得形象、具體,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強化學生的學習感悟能力。如在進行《平移與旋轉》的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對于抽象的“什么運動是平移?什么運動是旋轉?”僅僅依靠課堂上抽象的口頭講解或演示很難理解及掌握平移與旋轉的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體驗性操作活動的實踐,真實演示物體的平移、旋轉概念。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由每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制作幾個物體,繼而通過動腦、動手進行平移、旋轉實踐的操作,強化學生對于這一數學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豐富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實踐操作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操作,教師首先應對其規(guī)范進行明確,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在實施體驗性操作之前通過創(chuàng)設針對性教學情境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體驗性操作規(guī)范、流程及方法等進行了解。針對具有一定難度的操作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圍繞整節(jié)課堂的教學難點及重點給予學生相應的引導及演示,糾正學生操作過程中的錯誤,讓學生在體驗性操作的過程中明白應該如何操作、要操作的內容及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提高教學效果。其次,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參與到體驗性操作的探究過程中去,給予學生獨立的空間及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操作及體驗,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動動腦、動動手、動動嘴,通過體驗性操作證實自己的猜想,通過自身感受及感悟對數學內容其中的規(guī)律進行探究,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體驗性操作的規(guī)范及流程,首先引導學生收集正方體、長方體的學具,并提出相應的設想,繼而采用獨立動手操作或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動手操作能力,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收集的學具(正方體、長方體等)猜想“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頂點、棱、面等均存在哪些特點,小組間提出一個意見,如何利用體驗性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一課堂上,大多數學生對“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是否相等”這一特點的猜想進行了體驗性操作,學生將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剪下來對比后發(fā)現重疊,鞏固了學生對與正方體和長方體特點相關知識的掌握。
在課堂體驗性操作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應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展示學生們的實踐操作成果,引導學生采用自主評價、相互評價及教師評價等方式對體驗性操作成果進行客觀評價,并要求每個小組在展示自己體驗性操作學習的過程中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優(yōu)化,在優(yōu)化中自我提升及成長。在學生展示體驗性操作成果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進行信息交流分享,與其他小組的成員提出的猜想、驗證的結果及學習的過程進行對比分析,總結自己體驗性操作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點及不足,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營造積極濃郁及自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在體驗性操作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實踐操作技能及數學綜合素養(yǎng)。
另外,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可探究、可體驗的學習資源,能夠利用老師指導的方法進行一定的自主學習活動。如在“圓面積的計算”“圓柱體體積的計算”等內容的學習中,能夠利用教材上內容進行課前的體驗性的操作,獲得知識的感性,甚至理性的認識。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及要求,通過實施挖掘小學數學課本中蘊含的體驗性操作教學內容,明確小學數學體驗性操作規(guī)范及探究性教學流程,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體驗性操作成果,對學生展開客觀的評價等教學措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驗性、實踐性及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