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萬元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生語文閱讀存在的諸多問題:認讀水平不高、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能力不足、評價能力不佳、閱讀資源的利用能力缺失;指出了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對策:構建多元化網(wǎng)絡閱讀空間、親子閱讀等,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親子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 30-0087-02
Discussing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Ability
(Yeguan Primary School, Hongshui Town, Minl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LEI Wanyuan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low lev-el of recognition, insufficient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rticles, poor appraisal skills, and lack of ability to use read-mg resources. 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nstruct a diversified online reading space, parent-child read-ing, etc.,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Parent-child reading
閱讀是世界各國較為崇尚的學習方式,青少年的閱讀習慣逐漸成為教學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因此,在小學階段應加強學生閱讀教學力度,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發(fā)展小學生擁有良好閱讀能力。
一、小學生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認讀水平不高
小學生的認讀能力保持在均等水平,但是仍然達不到新課標對小學生認字的要求。新課標要求小學生應識字在2500個左右,保障其中64%的書寫能力;然而,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不佳,對相近、相似的生字缺少分辨能力,在抄寫過程中存在書寫錯誤問題,極易出現(xiàn)錯字、漏字等現(xiàn)象?;谛W生閱讀量不足,導致其識字能力的欠缺,嚴重影響著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制約著其語言表達能力的良好發(fā)展。
(二)缺少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能力
新課標對小學生的閱讀要求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所表達的含義。然而在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把握小學生對文章的難點與重點的理解程度。例如,文中“煮書”的含義是什么?引起諸多小學生迷茫反應,小學生更關注煮書的字面含義,發(fā)起諸多類似疑問,“書可以煮嗎?”“書可以吃嗎?”等,并不能升華到文章引用的層次,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給出正確解釋。由此說明,學生對文字、文章的理解程度存在差距,給小學閱讀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
(三)評價能力參差不齊
小學生閱讀評價能力保持在中等水平,難以達到新課標的閱讀標準。新課標要求小學生的閱讀層次為:領會文中人物的命運發(fā)展、喜怒哀樂的情感特征,并且與他人交流閱讀心得。然而在閱讀課堂上,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只能進行簡單描述,時常提取不到關鍵性詞語。
(四)運用能力不強
基于小學生識字能力不佳、難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導致小學生閱讀資源的利用能力相對薄弱,引起語文教師的廣泛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是個積累的學習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提升學生對文章主體的理解能力,為其儲備豐富的寫作素材,來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從識字、理解、評價到運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階段,應充分挖掘語文閱讀教學的客觀效能,綜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對策
(一)提升小學生的認讀水平
建設多元化網(wǎng)絡閱讀空間,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認讀水平。有序的閱讀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生的學習主要場所是學校,在學校應給予其充足的閱讀時間。小學校園應建設完善的閱讀設施,例如圖書館、閱覽室等,為學生提供適應其閱讀能力的相關閱讀資源。
(二)增強小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能力
教師應為小學生做好閱讀榜樣、做小學生的閱讀引導師,樹立其正確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增強小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能力。第一,課堂上,小學語文教師應總結學生在閱讀時普遍遇見的問題,為學生總結閱讀技巧、關鍵詞提取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其文章理解能力;第二,開展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如知識競賽、詩詞朗誦比賽,評選讀書達人等,讓學生體驗閱讀樂趣。第三,教師給予閱讀評價,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自信。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閱讀認可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潛質,強化其閱讀能力。
(三)綜合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評價能力
小學生缺失正確的閱讀方式,抓不到文章的關鍵內(nèi)容、評價水平有限,閱讀逐漸成為小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逃避閱讀。針對小學生對閱讀學習的回避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閱讀方法的教授,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迅速獲取文章大意,領會文章內(nèi)涵,評價文章的思想觀念。
(四)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按照以下的閱讀流程來開展,具體如下:第一,面對陌生的文章,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速讀的方式,快速地瀏覽、閱讀整篇文章,這便于學生快速了解整篇文章的脈絡,并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認識。第二,做好摘抄。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要摘錄典型的句式和內(nèi)容。同時,學生還要認真記錄和借鑒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的經(jīng)典內(nèi)容。這一過程,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量,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第三,當完成閱讀之后,學生要結合自身的認知,闡述他們對本篇文章的理解,并以書面的形式將自身獨特的見解表述出來。這一過程既引導學生運用了他們所掌握的閱讀知識,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寫作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增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要想增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教師要構建科學、合理、完整的閱讀評價機制。同時,教師要進一步完善和優(yōu)化閱讀評價機制,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同,教師要做出科學、有效的總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構建閱瀆評語體系時,教師要豐富自身的語言,客觀分析每位學生的閱讀情況,并采用不同的閱讀評語,激發(fā)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真誠的表揚和鼓勵,才能使小學生將內(nèi)心的閱讀喜悅轉換為閱讀動力。當學生具備了閱讀動力之后,他們會從“被動閱讀”轉變?yōu)椤爸鲃娱喿x”,此時,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非常濃厚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閱讀評價機制的作用,強化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六)加強小學生閱讀資源的利用能力
親子閱讀,有利于提升小學生閱讀資源的利用能力。原生家庭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發(fā)源地,家長的言行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小學生。因此,家長應為學生樹立閱讀表率,為小學生創(chuàng)建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家長應給為學生甄選適宜的閱讀資源,例如,網(wǎng)絡查詢、教師推薦等方式,輔助家長獲取適宜小學生閱讀的書目;以學生感興趣的書籍類別為主,促進其身心個性化健康成長,感受親子閱讀的快樂,逐漸提升小學生閱讀資源的利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實現(xiàn)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優(yōu)化課程結構、引進豐富的學生閱讀資源、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親子閱讀等方式,為小學生建設良好的閱瀆環(huán)境,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促進其閱讀能力穩(wěn)定提升。
參考文獻:
[1]向麗華.基于雨課堂的農(nóng)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2]陳前羽.三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現(xiàn)狀與提升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