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玉
【摘 要】新課程改革之后,重視在教育的過程中開展素質教育,而在此背景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不僅能強化提高閱讀能力效果,還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有效地運用問題教學法,將問題教學法的優(yōu)勢及作用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诖?,本文將針對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0-0101-02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實際上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著極大幫助,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盡管如此,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教師并沒有找到正確有效的問題教學法實踐應用方法,因此,針對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問題
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問題,可以說問題直接決定著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合理設置問題。首先,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建立在相關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置問題,確保問題能與教學緊密相關,這種情況下才能使學生通過問題教學法學習到閱讀知識。其次,教師應注重問題角度的多元化,簡單來說,站在多個角度上提出問題,同時還可以提出多個問題,這種情況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思維能力,使學生能站在問題的角度上進行充分思考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開小組合作探究,有效解決問題
在以往運用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在解決問題環(huán)節(jié)時,通常情況下都是以提問的方式,然后教師解答問題這種形式展開教學,這種方式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會使課堂教學枯燥無趣,還不能呈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閱讀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時,不能只是一味地為學生解答問題,應注重組織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首先應將學生合理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分小組的過程中應建立在組內差異,組組同異原則的基礎上,這種情況下合作探究更加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問題的形式也應發(fā)生轉變,不能運用以往封閉性問題,而應多多運用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就是指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許多答案都是正確的,這種情況下才能使問題教學法充分發(fā)揮作用價值。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小蝌蚪找媽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動物?為什么這些動物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在開放性問題的作用下,學生能更加深入融入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在有效解答問題的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教師指導總結歸納,提出新閱讀問題
解決問題并不是問題教學法的最后教學環(huán)節(jié),想要問題教學法能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價值,在解決問題之后,教師還應重視指導學生針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分析,并且做好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總結歸納。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將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充分調動。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還要針對所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以及點評,這種情況下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質量,不僅如此,通過總結歸納還能使學生對于閱讀文章的理解以及印象更加深刻,進而將問題教學法的作用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除此之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總結歸納的過程中還應重視讓學生針對總結歸納提出新問題以及新思路,使學生能保持在積極提問的學習狀態(tài)下。
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重視積極探究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合理有效應用策略,使問題教學法的作用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在獲得更好教學效果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獲得更好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漢義.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02).
[2]鄭玲.“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