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健
摘要:記敘文是初中生重要的寫作文體之一,同樣是寫記敘文,寫作的層次高于小學。透過眾多初中生的記敘文可以看出,很多初中生的寫作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學階段。然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寫作中,尤其是記敘文寫作方面。為破解記敘文寫作的難點,讓初中生記敘文更加生動感人,本文試著探尋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131
縱觀近幾年中考語文作文要求,記敘文是中考作文考查的重點,因而記敘文的寫作理應成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記敘文,顧名思義就是用記敘的方式描述所寫的內容,用抒情的方式記錄文章。記敘文的寫作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不斷深入的過程,能夠清晰地表達作者的感情和感悟。因此,讓初中學生掌握記敘文的寫作規(guī)律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生記敘文寫作存在的問題
1.缺少對生活的觀察,無法打開思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同樣如此,學校是其活動的主要場所,致使其經歷相對有限,因此初中生參與生活的面相對較窄。如筆者曾在一次記敘文寫作課上,要求學生寫其在學校的故事。很多學生都寫早上起床后干了什么,來到教室干了什么,課后又干了什么,都是以流水賬的形式呈現(xiàn),這種寫法像是小學生記日記。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校場景雖固定,但人是活的,課堂是變化的,之所以學生沒有內容可寫,是因為其缺少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沒有辦法打開寫作的思路。
2.閱讀量少,不懂得借鑒
相對來說,只要字數(shù)達標,書寫工整,作文分數(shù)相差不大,這就造成很多教師甚至家長看輕作文。這樣學生就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閱讀自然成為一種奢侈。閱讀量少,一方面,學生沒有辦法積累語感;另一方面,學生不能學習借鑒名篇的內容。
3.文體意識不強,寫作不規(guī)范
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寫作,初中寫作教學又加入了其他的文體,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肯定解析過記敘文的特點,但是學生沒有理解透徹,這樣在寫作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記敘文中存在大量議論的篇幅,文章看起來四不像。記敘文的重點應是寫人記事,應圍繞這一重點加強寫作訓練。
4.輕視修改
寫作是一項腦力勞動,文章很難一遍就寫好。修改是對前期寫作的有益補充,更是升華文章的關鍵。學生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寫好后扔在一邊,這樣就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文章的不足,非常不容易改進。
二、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的策略
1.從生活中學會觀察和積累素材,從積累做起,由淺入深,積少成多,學會應用
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學校的生活同樣豐富多彩。比如課堂上的活動,看似每天都一樣,但是真的一樣嗎?這節(jié)課,可能小明想跑到外面去玩,于是舉手報告教師要上廁所,教師看到小明手捂肚子、臉上泛紅的樣子,讓他去了,但是十分鐘以內必須回教室,可是十分鐘到了,小明還沒回到教室,教師尋找了好久才發(fā)現(xiàn)小明在球場,原來小明是裝的。另一節(jié)課,張三和李四因一本書的原因起了爭執(zhí)。課間時,兩人忍住了,可是接下來課堂上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打起來了。一個指責,一個謾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教師只好心急火燎地勸架。
同樣的課堂,總有這樣那樣的故事發(fā)生。學生學會了認真觀察生活,自然能夠積累素材,這樣的素材可以是一個片段,也可以是幾個故事,等到作文時,只需篩選出同類主題的素材即可。
2.閱讀名家名篇,學習借鑒名家經典
學習名家經典,掌握名家的寫作特色,是記敘文寫作的提高階段。名家在故事的提煉、手法的應用、主題的升華等方面都能夠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教師應加以引導解讀,然后指導學生按照要求寫作。
比如,可以通過《背影》中朱自清對父親為了買橘子而爬月臺的描寫為模版,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人物的言行舉止、舉手投足?!侗秤啊分袑懜赣H的語言只有樸實的四個句子,但由于作者抓住父親內心無比愛子卻不善用言語表達情感的個性從而成為經典。一個識字不多的父親你不能把他寫成長篇大論的人,語言要符合他的年齡和知識素養(yǎng)。這樣的父親總說:“快去讀書,寫字!”“吃飯啦!”而作為知識分子的父親則比較善于說教,喜歡語重心長地講道理。
3.規(guī)范文體,讓學生有路可行
每一種文體都有其特點,教師需要反復對記敘文的文體特點進行指導。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寫人要吻合人物身份,凸顯人物特點;描寫手法的應用是為了刻畫人物的形象。記事要懂得故事的核心,明確故事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能夠充分表達主題。同時,通過對學生的范文、經典課文等加以引導,從而規(guī)范記敘文的寫作。
4.培養(yǎng)學生修改自己文章的習慣
老舍曾說過:“我寫作中有一個竅門,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念給別人聽,看念得通順不,邏輯性強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夠妥當之處?!笨梢?,用閱讀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平時,筆者要求每個學生寫完一篇文章后至少要讀三次,一是默讀,檢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確,詳細是否得當,層次是否分明;二是朗讀,檢查有無病句,段落之間銜接是否自然,前后是否連貫;三是指讀,檢查有無錯字、添字、漏字或標點使用不當?shù)取?/p>
一篇文章經過多次的修改后,筆者就會要求學生暫時把自己的作文擱置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后再拿出來修改,往往會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這樣再經過修改,文章才會越來越好。
總之,初中寫作中記敘文是主要的一種寫作文體,所以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寫好記敘文是不容置疑的,既要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又要讓其寫得精彩。只有這樣,初中生記敘文的寫作之路才能更加平坦。
參考文獻:
[1]溫劍鵬.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系統(tǒng)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方健.初中記敘文寫作導寫的教學探索[D].閩南師范大學,2013.
[3]馬孝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4.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第二實驗中學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