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玲
摘要:地理對于學生而言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通過地理我們可以了解國家地理狀況,可以研究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或者人文現(xiàn)象,所以相對來說,地理這門學科的綜合性很強。但是,在教學中很多教師把地理當作是一種傳統(tǒng)的文學式學科進行教學,比如很多時候教師都是讓學生記住某些具體的地理特征,或者是讓學生來背誦地圖中的某些點來達到當前的教學目的,這種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呆板,對于學生的知識應用沒有太強的促進作用。所以,在當前的教學中,相關教育者提出要進行問題式教學,在問題式教學過程中不斷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散。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應用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102
就當前的地理教學模式而言,相對來說沒有太多的實用性,因為很多教師深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沒有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相關的教育者也提出了更加實用的教學方式,比如問題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斷應用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增強。但就目前地理這一學科而言,很多教師都沒有應用到這一教學模式,所以本文針對于這一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展開相關探討。
一、簡述問題式教學
其實問題式教學就是一種頗具發(fā)展性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其主要核心在于創(chuàng)設出一種問題情境,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需要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相應的回答和解釋,然后再回答相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應用自己已經(jīng)學過的相關知識對知識進行相關的回憶,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知識,所以相對來說,這種方式比較具有實用性。在采用問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能夠明確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癥下藥,讓學生可以查漏補缺。所以,問題式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不斷增強認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應用,還能夠保障當前教學的順利開展,具備一定的針對性。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應用問題式教學
針對于高中地理這一學科而言,教師需要采用相關的問題式教學法才能最大化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地理應用能力的增強,所以接下來就針對這一教學方式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思考。
1.適時提問,發(fā)散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問題式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應該合理的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比如,在學習關于“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我們從海南島到黑龍江進行一次長途旅行,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各地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那么教師首先就可以詢問學生“分析地理環(huán)境時要從哪些方面入手”,這時候學生會回答“氣候、植被、土壤、地形等多方面”,在學生進行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展示幾幅圖片,圖片里面分別展現(xiàn)了干枯了的楊樹林、椰樹、雪蓮、荷花等幾樣事物,教師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繼續(xù)進行提問,比如“你能說出這些植物生長分布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主要特點嗎?為什么在不同的地區(qū),會出現(xiàn)不同特征的自然景觀?這些差異是否存在著一定的規(guī)律呢?”通過提問引入到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于一些學生而言,他們可能對自己熟悉的某些地方比較了解,但是對于每個地方的地理環(huán)境差異可能不是特別清楚,所以他們可能無法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直接引入相關知識,從圈層作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先看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再看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學習,在有了基礎了解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回答關于前面幾種圖片的具體差異原因,并根據(jù)自然景觀的特征進行深入挖掘,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深入。
2.設問探究,培養(yǎng)能力
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強調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為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更加熟練地進行知識的應用。因此,教師首先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根據(jù)相關的問題進行具體內容的拓展延伸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學習能力。我們所提倡的問題式教學,并不是說全程只有提問而不讓學生具備充分思考的空間,教師應更加傾向于讓學生能夠有思考的余地,所以在教學階段也會進行相關的設問探究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了關于“區(qū)域的綜合開發(fā)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具體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單元活動,讓學生去探究具體的區(qū)域開發(fā)和整治。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確定需要探討的具體區(qū)域,可以以學生的家鄉(xiāng)或者是學生比較熟知的一些具體區(qū)域進行分析思考。學生會考慮到當?shù)氐木唧w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挖掘它的具體自然資源優(yōu)勢,比如當?shù)氐乃Y源、礦產(chǎn)資源、森林和旅游資源比較豐富,那么就可以選取其中的一點作為重點挖掘對象。以“森林和旅游資源”這一點作為切入點,如我們所選擇的區(qū)域位于林區(qū),那么那里的旅游資源會相對比較豐富,不論是冰川雪峰還是一些峽谷等都可以利用優(yōu)勢,從此種方向教師讓學生去深入探討,挖掘具體的區(qū)域開發(fā)以及在開發(fā)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自然環(huán)境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我們要知道應如何進行防治,確保資源和自然的協(xié)調性。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提出了一個大的問題方向,讓學生跟著這個方向進行探討挖掘,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僅注重一些理論的知識,而沒有讓學生進行思維的發(fā)散。應該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深入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探討,讓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可以不斷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溫故而知新,促進學生地理綜合實力的增強。
參考文獻:
[1]孔德瑩.問題激發(fā)靈動課堂——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應用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5):94.
[2]陳箭.問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成才之路,2018(30):84.
[3]張文雙.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應用初探[J].明日,2017(38):4.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第二中學2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