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雙燕
摘 要: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重視識字的基礎,從筆畫、含義等方面突破識字教學的重難點;要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識字內(nèi)容,確保以課堂為基點,鼓勵小學生進行廣泛識字;要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充分借助信息技術來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本文提出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的策略,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確保信息技術對識字教學的有效支持。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信息技術 融合措施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效果直接關系到讀寫和閱讀能力的高低,因此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至關重要。為了更好地完成識字任務,很多教師會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識字活動中來,但是往往都是從簡單的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面進行融合,并沒有全面發(fā)揮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優(yōu)勢?;诖耍疚闹赋隽诵W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開展深度融合的策略,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確保信息技術對識字教學的有效支持。
一、夯實識字基礎,展示識字重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重視識字的基礎,從筆畫、含義等方面突破識字教學的重難點。
1.展現(xiàn)演變過程
識字,首先要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為了縮短識字教學的時間,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制作相關微課,通過微課簡單快捷地展示本節(jié)課所需要學習的漢字的演變過程。例如:“金木水火土”的識字教學就可以利用微課展示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特征。當然,這種漢字演變過程的設計大多適用于小學一年級的識字活動,等到識字的內(nèi)容變得復雜起來,就必須要進行復雜演示。如多數(shù)“形聲字”的演變過程可以轉(zhuǎn)變?yōu)檠菔拘温曌值挠洃涍^程。例如:“詩”字,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動態(tài)展示,讓學生從言字旁和寺的結合來進行記憶。
2.演示生字筆順
識字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讀和寫,讀可以借助微課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進一步強化記憶。而寫則是要重視演示生字的筆順,信息技術可以動態(tài)地展現(xiàn)筆順,每一筆的先后順序都可以用不同顏色來進行展示。同時,信息技術還可以出示錯誤的書寫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如果寫字時筆順錯了,寫出的漢字就不夠美觀,寫字效率也會降低,更容易出現(xiàn)書寫錯誤。從源頭理解筆順的意義,學生自然就會更為積極地投入到生字的書寫中。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識字內(nèi)容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識字內(nèi)容,確保以課堂為基點,鼓勵小學生廣泛識字。
1.橫向拓展
識字的橫向拓展就是從漢字的“偏旁部首”出發(fā),將相應的漢字整理總結出來。例如:按照“中—沖、鐘、種、腫、仲”這樣的橫向發(fā)展來記憶漢字。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示這樣的識字情況,確保每次學習生字之后,學生都會從橫向出發(fā)來記憶更多的漢字。
2.縱向拓展
所謂縱向拓展就是要從漢字的形近字、同音字出發(fā)來進行縱向?qū)Ρ扔洃?。例如:“人”的同音字就有“仁、認、任、韌、仞”等。這種縱向的拓展是從音出發(fā)的,對于漢字含義的記憶往往沒有益處,但是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讓學生對這些漢字的讀音進行快速記憶,進而達到識字拓展的目的。
其次,形近字的縱向?qū)Ρ纫埠苤匾?。例如:“渴、喝”二字,極易混淆。教學中可這樣設計,先隨圖出示“喝”字,讓學生明白喝水要用口,閃動偏旁“口”,加強感官刺激;然后再出示“渴”字,讓學生先通過對偏旁的介紹了解到“人類有口渴的感覺不僅僅是嘴巴感覺干,更多的是因為身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缺水了,這個時候必須補充水分”,然后閃動偏旁“氵”。
3.閱讀拓展
小學識字教學要從識字延伸到閱讀,再從閱讀回歸識字,將閱讀與識字緊密結合,兩者形成螺旋上升的狀態(tài)。同時,還可以借助各種信息設備來開展閱讀識字活動,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例如:在教學《找春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這篇課文全文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然后利用閃動效果,不斷出示生詞,在上下文的語境中,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會更為牢固。此外,閱讀拓展還可以借助于網(wǎng)絡,在課后鼓勵學生進行閱讀,這不僅能夠提高他們對漢字的敏感度,還能提高閱讀水平,進一步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三、借助多媒體,重視識字興趣的激發(fā)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利用課堂上的多媒體設備來全面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1.在生活化場景中識字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讓教學變得更加容易,更為高效。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備課之外,還應該多研究多媒體設備,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讓它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各種漢字,它們還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字體。在校園中,會有勵志標語;在回家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商店的標牌,公路上的路標,交通工具上的廣告、宣傳語等;回到家后,會有小區(qū)名字、樓牌號、商品標簽等,這些都是學生們經(jīng)常接觸的漢字。對于其中不認識的漢字,他們特別渴望盡快掌握,并驕傲地念出來。了解到這種心理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場景—“一路識字”。
例如,《開滿鮮花的小路》的識字課堂上有“郵遞員”三個字,教師可以借助它來創(chuàng)設郵局的場景,拓展更多的識字內(nèi)容。再如,教師可以對自己從學?;丶业穆吠具M行攝像,并用多媒體播放,問問學生這一路上他們認識了哪些字,想認識哪些字?!斑@一路”的學習會使他們充滿發(fā)現(xiàn)和驚喜。甚至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拍攝,其中會有更多的學習樂趣??傊畔⒓夹g要創(chuàng)設多姿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簡單、明確和具體。這樣,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有效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2.通過網(wǎng)絡游戲活動進行鞏固
小學語文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更是如此。由于學生具有愛玩天性,因此不管是線上的一些培訓小程序,還是很多益智游戲、動畫片,都是想要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很多游戲開發(fā)公司考慮到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開發(fā)了眾多益智游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觀念,不要認為學生玩游戲就是不務正業(yè),相反,有很多的網(wǎng)絡游戲十分有利于識字的學習。目前,網(wǎng)絡上有很多與識字相關的小游戲,如《拼詩識字》《開火車識字》《想象識字》《看圖識字》等,都很受歡迎。
雖然這些游戲?qū)W生們的識字學習有幫助,但它們畢竟是游戲,對于自律能力比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只能進行偶爾嘗試,如果不加節(jié)制,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既要認識到識字游戲的優(yōu)勢,利用這一點來進行趣味性更強的識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同時,又要考慮到學生愛玩的天性,幫助學生樹立玩游戲要有節(jié)制的意識。
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利用多媒體設備自行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知識性的游戲,以便更好地凸顯教學效果。此外,網(wǎng)絡游戲還具備語音功能,如果學生讀準了相關漢字的讀音,多媒體就能夠自動出現(xiàn)點贊的動畫,進而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鞏固知識,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重視識字的基礎,從筆畫、含義等方面突破識字教學的重難點;要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識字內(nèi)容,確保以課堂為基點,鼓勵小學生廣泛識字;要利用課堂上的多媒體設備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歡《信息技術優(yōu)化下談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科技展望》2016年第29期。
[2] 程宗績《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高效應用策略探析》,《吉林教育》2016年第18期。
[3] 吳江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作用、問題與策略探析》,《教師》2016年第29期。
[4] 陳永堅《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