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昆
摘要:教師做好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講解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物理學習思維的轉變,使其順利進入初中學習階段。本文就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進行了調查分析,分析了學生學習思維轉變緩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矯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23
初中物理高效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如何在合適的時機,讓學生正確建立初中物理與高效解題方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認識,將會直接影響到教學工作的質量,如何讓學生進行高效的審題學習,是物理教師應該思考的主要問題。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要學好物理知識,還要發(fā)展自己的物理學習思維,實現(xiàn)學習思路的轉變。教師采取一定的教學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重點的認知。同時,教師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數(shù)學化”矯正策略,認真對待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物理培養(yǎng)方案,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體系的把握。
一、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
常見的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多在思考問題時存在“數(shù)學化”思維,物理思維嚴重缺失。隨著學生學習基礎的變化,物理教學的內容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側重點有了明顯的不同。在實際的調研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不但對公式、定理的推導學習較為重視,而且注重對物理應用的學習和分析。如果師生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將會直接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案、方法比較古板,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不高,學生在物理學習時,往往集中注意力參與到具體解題過程中,卻沒有注重物理知識的思考。
二、解題“數(shù)學化”矯正策略
近些年來,高效學習所涉及的學習內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要想讓學生完成初中物理到高效學習的過渡工作,教師就應該認識到物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轉變,讓學生逐漸適應這一過程。下面將具體策略總結如下。
1.明確初中物理解題思路和題目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物理思維
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初中物理高效學習的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學習過程,找到物理問題解決的竅門。筆者仔細分析后發(fā)現(xiàn)初中物理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有一定的內涵,特別是解題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物理學習基礎,具體對學生的引導工作要從這一方面抓起,特別是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找到更合適的解題“數(shù)學化”矯正策略,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高效學習往往比較注重對具體公式、定理的由來的分析,讓學生從較淺的學習層次過渡到物理深層次學習。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完成自主探究學習,特別是要對物理學習模式、解題“數(shù)學化”矯正策略有深入的分析。比如,涉及到演示實驗、生產(chǎn)實際的問題時,學生需要提煉物理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平時學習時要注重基礎理論的推導、分析和驗證學習,這種轉變往往是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幫助學生學會對真理提出自己的質疑,學生需要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才能夠緊跟教師教學步伐,學生只有在課上做好筆記,在課下才能夠實現(xiàn)自主思考探究,鍛煉自身的物理思維能力。比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過程”的講解過程時,具體涉及到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有關的知識考查內容中,我們要主抓這一類問題的關鍵,那就是有效提煉題目數(shù)據(jù)中的大小關系,要讓初中生對物理量之間的邏輯關系有深刻的理解。學生錯誤的結論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這種結論多是因為學生思考問題存在“數(shù)學化”思維,沒有思考物理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先有入射光,然后才有反射光,先有入射角,然后才有反射角,所以正確結論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學生對題目實驗結論的過程有清晰的分析、構思之后,快速找到解題的總體思路,進而明確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
2.創(chuàng)設物理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形成物理觀念
學生只有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解題能力才有可能得到較大的提升。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不會與教師溝通,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與教師溝通。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要就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培養(yǎng),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并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物理學習需要學生有深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必須深刻認識到高效學習的重要性,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注意物理問題分析過程,而不是強調結果的重要性。物理應用題具有難度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學生要養(yǎng)成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師可以在例題和習題的選擇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解題思路整理工作,可以借助微課、微視頻、多媒體等工具幫助學生感觀地認識物理學習過程。比如,在“歐姆定律”的習題訓練中,學生在建構歐姆定律關于電流、電壓和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模型時,往往會注重公式本身,而不注重其物理意義。學生應該按照正確的步驟,先根據(jù)題目中的對象、過程和條件選取一定的物理定律、公式,然后再建立模型,找到結論。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三者的物理意義進行學習,然后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物理觀念,用規(guī)范的公式和單位來表示物理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掌握解題“數(shù)學化”矯正策略,不眼高手低,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學習過程。
總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往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進度,我們要在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矯正策略講解時強調物理思維和物理觀念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積極措施去引導學生完成初中物理思維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林志強.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講解研究[J].考試周刊,2011(2):148.
[2]謝雨婷.試論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講解[J].環(huán)球市場,2017(10):34-35.
[3]邢志亮.關于初中物理解題“數(shù)學化”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講解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5(2):233.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張鋪初級中學23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