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岸
在《紅樓夢》中,除了賈雨村這個不屬于賈府的人物被作者曹雪芹描繪得栩栩如生之外,還有一位不屬于大觀園卻同樣有著活靈活現(xiàn)形象的人物,她就是處在賈府之外的下層人物劉姥姥。
賈雨村,外貌雄壯英俊,儀表堂堂,飽讀詩書,談吐舉止儒雅,能夠?qū)懗觥坝裨跈持星笊苾r,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百姓仰頭看”這樣具有雄心抱負詩句的儒士;劉姥姥,“膝下無兒女”“靠兩畝薄田度日”,目不識丁的鄉(xiāng)下老寡婦,跟著女兒女婿生活,因為生活貧困,家道艱難,“秋盡冬初,冬事未辦”,因而才借著八竿子打不到的親戚關(guān)系到賈府“打抽豐”。
曹雪芹借賈雨村在小說前五回中所引出的人物眾多、事件繁雜,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從何處說起,因此便又拉出一個與賈雨村一樣和賈府沒有關(guān)系的“局外人”劉姥姥,讓她充當故事新的切入點,順利展開故事。
劉姥姥和賈雨村在《紅樓夢》中都不同程度地起著穿針引線作用,如果說賈雨村起的是串聯(lián)起《紅樓夢》眾多人物的作用,為紅樓故事拉開序幕,清晰地展開全書結(jié)構(gòu)的骨架和藍圖,那么劉姥姥則是曹雪芹精心安排出來的用以敘述故事甚至推動故事走向高潮的一個流動視角。周汝昌先生說:“榮國府是何等情景?由姥姥先做一番感受,好像她先來向我們‘傳達’這一人家的服飾、住處、飲食、禮數(shù)、習尚、心腸……一切躍然紙上?!?/p>
可以說,劉姥姥與賈雨村,都是《紅樓夢》中具有穿針引線作用、需要依附賈府生存的小人物。相較于賈雨村進賈府的次數(shù)來說,劉姥姥進賈府的次數(shù)只能算是九牛一毛。雖然劉姥姥進賈府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但是在書中卻起著起承轉(zhuǎn)合的重要作用,一直貫穿了《紅樓夢》的始終,引出故事、推進情節(jié)、提示結(jié)局,見證了賈府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
劉姥姥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小說第六回,這也是她第一次進賈府,“因與榮府略有瓜葛……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劉姥姥的女婿狗兒祖上曾經(jīng)做過京官,因貪圖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王家的權(quán)勢,便與王夫人的父親連了宗,“認作侄兒”,劉姥姥拐彎抹角地利用這點兒關(guān)系與賈府攀上親戚。這和賈雨村第一次進賈府是一樣的,賈雨村一心渴望能夠得到賈府的幫助提拔,他“先整了衣冠”,拿了“宗侄”的名帖,到賈府拜會??梢姡c賈府沒有任何血緣姻親關(guān)系的賈雨村和劉姥姥,在最初都對賈府充滿恭敬之心,處心積慮地視自己是賈府的“宗侄”、親戚,以此攀上聲名顯赫的賈府,進而從賈府得到權(quán)勢金銀。
然而,劉姥姥與賈雨村二人跟賈府的關(guān)系,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二人都是賈府的投靠者,但是兩個人卻在賈府衰敗沒落之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另一個則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劉姥姥初到賈府,先找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然后由周瑞家的帶領(lǐng)走進賈府,一步步接近賈府的實權(quán)人物王熙鳳。王熙鳳知道劉姥姥“打抽豐”的目的后,雖然嘴里說著“大有大的難處”,但還是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這對貧窮的劉姥姥來說是莫大的恩惠,“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的了”,因此劉姥姥對王熙鳳乃至整個賈府都是千謝萬謝。而離開賈府時,劉姥姥盡管貧窮,還是要留一塊銀子給周家。通過劉姥姥的這些行為,我們能夠看出,劉姥姥是個知恩圖報、老實淳樸的人。
事實上,劉姥姥只因走投無路、生計無著才“舍著老臉”投奔賈府,這和初進賈府的賈雨村相比,目的動機簡單得多。二十兩銀子就讓劉姥姥對賈府充滿感激之心,而利欲熏心的賈雨村卻不滿足于只當一個巡鹽御史家的西席,封官晉爵、高官厚祿才是賈雨村一直以來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
劉姥姥二進賈府時,賈元春被加封為貴妃,此時是賈府最鼎盛的時期。這時的劉姥姥進賈府并不是特意為錢財而來,她沒有空著手,而是特意帶了“棗兒、倭瓜并些野菜”,“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也算是我們的窮心”,這一次,她并不是像第一次一樣來“打抽豐”的,而是來送禮的,以此報答賈府給予過的二十兩銀子的恩情。劉姥姥帶來的東西雖然不是珍貴之物,然而對于貧窮的鄉(xiāng)野之人來說,這些新鮮瓜菜已經(jīng)是劉姥姥所能拿出來的最珍貴的東西了。二進賈府的劉姥姥因為性格幽默、閱歷豐富而得到賈府核心人物賈母的喜歡,雖然王熙鳳、賈母等人把劉姥姥當成了解悶玩物,劉姥姥卻并沒有因為賈府與自己富貴貧賤的懸殊感到自卑,而是不卑不亢地充當著“小丑”角色,取悅著賈母。在劉姥姥看來,能夠逗得大觀園上下開心,也是報恩的一種。
此時,劉姥姥是大觀園的座上客,賈雨村是賈府的入幕之賓;劉姥姥心甘情愿成為賈母姑娘們?nèi)⌒Φ慕巧?,憑自己一人之力娛樂大眾,報答賈府的恩情,賈雨村卻不甘永遠處于賈府權(quán)勢之下,在巴結(jié)利用賈府之余,盡全力攀附上高枝;劉姥姥以她憨厚、樸實的面貌出現(xiàn)在大觀園,給黑暗的賈府來帶了鄉(xiāng)野之中濃厚清新的生活氣息,平兒卻罵賈雨村是“餓不死的野雜種”,生了很多事,給賈府帶來很多麻煩。
劉姥姥三進賈府時,元妃和林黛玉相繼去世,迎春和探春陸續(xù)出嫁,惜春也在眾姐妹離去、妙玉被搶走之后看破紅塵出家,賈府在賈雨村落井下石“狠狠踢了一腳”的情況下衰敗沒落,大勢已去,曾經(jīng)雍容奢華的賈府變成了眾矢之的,相干、不相干的人為求自保皆躲得遠遠的,唯有劉姥姥不怕遭受牽連,在賈母死后帶了孫女青兒來追悼,更是在王熙鳳死后,偷偷地把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巧姐接到家里避難。此時的劉姥姥不再是一個“打抽豐”的乞討者形象,而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現(xiàn)。
賈雨村和劉姥姥分別依靠自己和賈府八竿子打不到的關(guān)系,一步步走進自己想要靠近的地方。他們一個是生活艱難、家道貧困的“從事勞動的受苦人”,一個是“非久居人下”、才華出眾、志向高遠的讀書人;一個是具有農(nóng)村氣息的憨厚樸實的農(nóng)民,一個是在仕途上被“累上薦本”,一路攀升的封建官僚;一個是在賈府衰敗的時候,知恩圖報,救走了身處災難之中的巧姐的有情有義之人,一個是在賈府衰敗沒落之際,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狠狠踢了一腳”,致使賈府被抄家的無恥之徒。兩個同樣靠依附賈府才能生存的人,對比之后竟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