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超
摘 要 小學是智力的啟蒙期,是鑄就健康心理的關鍵期。國家教育部規(guī)劃教材《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鮮明指出在新時期的素質教育下,教師和家長要時刻關注小學生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才會充滿興趣,快樂學習。本文內容主要探討小學生心理現狀和怎樣做才能正確地引導其接受健康的心理教育。
關鍵詞 有效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0-0139-01
小學生的心理是敏感的、容易受到傷害的。在小學這個黃金時期,如何幫助小學生樹立健康人格心理,掌握并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其健康學習是教師重點關心的問題。家長在孩子成長階段,不能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情況,更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孩子的自我心理意識。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擁有健康心理是健康身體、健全人格的前提。
一、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環(huán)境因素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反映其教養(yǎng),而教養(yǎng)往往基于家庭環(huán)境。知識氛圍濃郁,家庭關系和睦,父母對孩子關愛有加,有獎有罰。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帶給孩子積極的影響。父母為孩子的第一榜樣,應發(fā)揮好其自身的示范運用,切勿操之過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予孩子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使其心理產生抗拒感和壓迫感。
(二)學校教育因素
小學是學生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初場所,在小學的六年里學生接受怎樣的教育對其往后學習的發(fā)展、思想的提升起著關鍵性作用。學校有其自身的教育原則和模式,但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存在著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發(fā)展程度、學習掌握能力不一樣,這就需要教師能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教師是小學生學習路上的指明燈,是小學生這顆幼苗的滋潤者,在教學過程中,體罰、言語辱罵和區(qū)別對待學生會讓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這種影響可能是短期的,但也有可能是終身的。學校是教育場所,教師是教育者,應為人師表,緩解緊張的師生關系。
(三)同學之間的因素
同學交往本著相互交流合作、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原則,如果一方違反規(guī)則,那雙方的關系就會發(fā)生變化。小學生之間的友誼是純潔的,不參雜任何其它物質的。但其感情也是敏感易碎的,一點小事情,感情的小船說翻就翻的。如近來筆者所教班有個學生因其好朋友跟別的同學一起玩耍幾次就認為朋友背叛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不再是好朋友,漸漸地就開始疏遠,心理也產生了距離感。最后筆者被告知這種情況才私底下疏導兩人之間的關系。同學是階段性一起成長的伙伴,需相互學習,健康成長。
二、有效展開樹立小學生健康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家校合作,互相支持
家庭是孩子學習,健康心理發(fā)展的第一場所,而學校是學生接受正規(guī)化教育,進一步塑造健康教育的第二場所。加強家校之間得合作,幫助小學生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其人格,快樂健康地學習。例如筆者所在學校建校以來,一直秉著全面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沒有孰輕孰重的原則,教師也發(fā)揮著關愛學生身心健康的教師職業(yè)道德理念。學校設立相應的心理咨詢室,時刻注意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情況。每當校內開展活動,教師都會與家長進行溝通,相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不是一定要取得獎項,而是告訴學生們凡事重在參與。家長與學校、教師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減輕孩子的學業(yè)上的壓力,給予其更多的選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愿意主動地去學習。
(二)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
李白懷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信是一個人的膽,膽大做事就會有信心,相反心理有一定缺陷的學生,其自信心會相對較低。樹立信心,鑄就健康心理,但自信并不意味著自滿,自信使人進步,自滿會使人落后。例如《龜兔賽跑》里的兔子就是因為過于自信,認為自己隨隨便便就能贏過烏龜,因為烏龜的爬行速度是非常慢的,兔子在一系列“自信”的舉動下,最終輸了這場比賽?!洱斖觅惻堋肥切W生經常閱讀的故事,啟發(fā)教師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正確樹立自信,并鼓勵其應用于生活,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樹立信心,摒棄其它一切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現問題及時疏導,因為小學生自身能力還不足于其自我排解,自信心的樹立利于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推進科學化,規(guī)范化心理教育
在新課程標準下,重視小學生的教育,更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教育。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遠遠達不到效果的,需要從家庭,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抓起,良好的心理教育推進小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相關教育部門應加大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探索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心理教育機制,推進其發(fā)展的進程,進入校園、家庭、社區(qū),為全體學生服務,逐步使我國的小學生心理教育走上更加健康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
三、結束語
完善小學生的心理服務體系,有效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健康學習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受到的負面影響會越來越大,如不給予足夠的關注,后果不堪設想。樹立榜樣示范,教會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安全的環(huán)境給予小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靳倡利.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8,00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