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部提高了對小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要求,學校也積極開展了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開展,對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具有重要意義,在現(xiàn)在的小學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通過加強道德與法治中愛國主義對學生的熏陶,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感受到家國情懷,提高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課堂效率,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愛國情操。文章主要通過分析道德與法治中的愛國主義的滲透,具體探討了如何促進愛國主義教學應用于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之上。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愛國主義;著力點
一、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堂現(xiàn)狀
(一)教師過于重視教材知識,不能深入挖掘教材
就目前階段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堂上,一些教師們一直堅持傳統(tǒng)的道德法治授課模式,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課本中的知識,卻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加強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沒有結(jié)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重視起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這些教師的道德法治課堂上,教師們滔滔不絕地在講臺上面講述著教材的知識,絲毫不顧及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使得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興趣提不起來,不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們也不能很好地向?qū)W生灌輸愛國主義的教育,降低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授課的質(zhì)量,也增加了教師們的授課壓力,不利于學校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在當前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部分的教師依舊只重視課本教材中的愛國主義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并沒有對愛國主義進行深入的挖掘,學生對于愛國主義也只是停留在它的表層含義,缺乏對中國愛國主義的深刻認知,不利于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序開展。
(二)教學的方式單一,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生都有愛玩的天性,很難靜下心來在課堂上學習枯燥的知識,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的興趣也提不起來。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生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需要廣大的教師不懈的努力。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當下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必由之路。當前的教育體制之下,一些學校教師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過于重視小學生學習成績,依舊采取單一的課堂授課模式,而忽略掉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也逐漸地適應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課堂的乏味性,逐漸地形成了定式思維,使得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不利于小學生愛國主義的學習,也不利于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二、 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
從古至今,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在中國的小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是提高中國國民綜合素質(zhì)的根本方案,是中國規(guī)定的基本教育方針之一。重視起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起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zhì),是幫助小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基礎。目前,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只有在小學生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不斷滲透進愛國教育,重視起愛國主義教育對小學生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加強熱愛祖國的主動性,培養(yǎng)起小學生愛國意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指出當前小學生要積極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地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的培養(yǎng),要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的主題,將愛國主義作為始終激昂的主旋律,深入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教師們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更要充分地重視起道德與法治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眾所周知,愛國主義是價值觀的基本體現(xiàn),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只有小學生心中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才能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價值觀,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愛國情感,為國家和社會提供高素質(zhì)的人才。
三、 道德與法治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措施
(一)學校要重視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由于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掉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得教師們對于什么是愛國主義教育?為什么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也不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學習態(tài)度。在小學教學中,課堂授課是教師們主要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知識的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這就需要教師們充分重視起將愛國主義教育引進課堂,在課堂上通過加強小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解,來達到在小學教學中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銜接。例如,在小學授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互動關(guān)系,在學生學習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地掌握到學生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的反饋,進而針對學生提出的教育問題進行積極改進,使得教師們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能夠高效完成,也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意識。
(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人翁的地位
在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一直將自己當作課堂的主體,而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但其實學生才是課堂的主力軍,學生在日常的課堂授課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地聽教師們講解教學知識,更應該自己去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來。只有學生自主地掌握了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重點、難點,教師們才能更好地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滲透,進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想有效地將道德與法治和愛國主義相融合,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的授課模式,充分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起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xiàn),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授課時,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充當課堂的小老師,幫助教師在日常的授課中批改作業(yè),維持課堂秩序,采取一人一課制,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當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提高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們恰到好處地滲透進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加深學生的關(guān)于愛國主義的印象,提高教師的愛國主義課堂授課質(zhì)量。
(三)改變小學生的思維方式,重視起愛國主義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改變。對于小學生來講,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維方式對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尤為重要。教師們在日常的教學授課中,要積極地幫助小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定式思維,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地促進知識的更新?lián)Q代,不斷地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們的教學任務不單是向小學生講解課堂教材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愛國素養(yǎng),讓小學生對愛國主義擁有具體的認知。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只有青少年們意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國家才會被建設得更加富強。在平常的道德與法治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們可以幫助小學生成立相關(guān)的學習小組,在小組內(nèi),讓小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對于愛國主義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倡小學生彼此之間互相學習,互幫互助,將對愛國主義的認知提高到新的層面。在學生分享愛國主義的認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綜合的打分,對于其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適當?shù)墓膭?,來激發(fā)學生的關(guān)于學習愛國主義的積極性,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愛國主義意識,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進而繼承并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為將來小學生的成才,報效祖國奠定基礎。
(四)深入挖掘教材資料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材上涉及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關(guān)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教師要深入地挖掘道德與法治當中有關(guān)愛國主義教育的例子,針對這些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講解,在挖掘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們還應該充分地利用學校的資源,結(jié)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收集更多的有關(guān)與愛國主義的例子,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加深對祖國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意識,進而有效地促進愛國主義在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
四、 結(jié)語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時期,思維意識等都沒有發(fā)育完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還沒有形成,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只有積極地向?qū)W生傳遞愛國主義的觀念,才能很好地推動他們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去發(fā)展。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是一門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學科,只有將愛國主義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愛國主義的意識。同時,小學生能夠通過道德與法治中的愛國主義知識來了解家國情懷,將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與愛國主義之間進行很好的結(jié)合,不斷豐富小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得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們只有不斷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促進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的自主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偠灾?,在小學生的小學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一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起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及時更新愛國主義教育的理念,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感,切實落實好小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工作,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教育效果,幫助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素質(zhì),為小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愛國觀念,為未來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高質(zhì)量、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駿馳.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要從娃娃抓起[J].當代廣西,2020(4).
[2]黃一鳴,黃文琪,葉上源.愛國主義教育:從細節(jié)做起: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J].科教文匯,2020(4).
作者簡介:陳小賢,福建省漳州市,閩南師范大學龍文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