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雨鋮
【摘 要】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親子溝通已經(jīng)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家庭是兒童發(fā)展自身個性的社會化動因和主要場所。無論是兒童的個性形成方面,還是兒童社會行為的獲得方面,家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充分發(fā)揮家庭的積極作用,家長需要和孩子進行積極有效地親子溝通,以此在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基礎上,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親子溝通;兒童成長;作用
親子溝通在兒童教育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塑造孩子誠實開朗、正直自信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在與他人友好相處同時,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但現(xiàn)如今的親子溝通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家長過于武斷、過分批評指責孩子、缺乏溝通的耐心等。這些問題都是導致孩子出現(xiàn)心理壓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實際的親子溝通中,家長應該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耐心地和孩子進行互動交流[1],如此方能在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上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
一、尊重理解兒童
許多父母在與兒童的溝通過程中,只重視自己關心的問題,而很少關注兒童關心的問題;只關心兒童是否以自己的要求為標準去做,而不關心兒童對這種要求和方法的反應。多數(shù)家長整天都忙著自己的事,鮮少和孩子進行溝通,更談不上和孩子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全然不知孩子的心理和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再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與父母聽。另外,比起孩子的真實想法,父母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因此,每次和孩子進行談話時,都有十分明確的目的性,這種現(xiàn)象會使孩子產(chǎn)生父母并不關心自己、父母忽視自己的想法。在實際的溝通中,許多家長甚至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親,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因此也就時常忽略了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如這般孩子無法和家長進行平等對話的情況,自然也就對成功的親子溝通產(chǎn)生了影響?;诖?,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應該學會和孩子平等相處,要對孩子給予尊重。只有和孩子進行平等地交流,才能讓孩子真正信任父母,也才能使父母和孩子之間擁有真實的情感。因此,家長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居高臨下的育兒模式,營造寬松和諧的溝通氛圍,在和孩子進行平等溝通的基礎上,提高親子溝通的效果。
例如,有些孩子會因為犯了一些小錯,而不敢和父母說實話[2]。此時,家長所要做的不是強迫孩子說實話,更不是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而是應該循循善誘,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說:“我們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說謊。”這樣的語言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信任和重視,進而也就會說出實話。雖然責備確實能讓孩子服從父母的支配,但卻無法給予孩子自信和安全感。因而,家長需要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利用有效的措施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如此方能讓溝通效果更佳。此外,在情感上,父母也需要和孩子進行平等交流。家庭中的事,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并征求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而孩子在這樣的尊重中和父母進行進一步地情感交流,能在加強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效率的基礎上,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欣賞激勵兒童
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人的孩子更加優(yōu)秀,更加出類拔萃。但事實上,這樣的期望帶給孩子的壓力是巨大的。在生活中,一旦孩子沒有實現(xiàn)父母的這種期望,父母就會嚴厲地批評孩子,更甚者還會用棍棒對孩子進行粗暴地教育。這種現(xiàn)象容易使孩子過度壓抑,不敢和任何人交流,長久下來,孩子就會變得內(nèi)向孤僻,也會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問題。因此,父母需要用孩子的視角對相關的事情進行分析,并在分析中給予孩子適當?shù)男蕾p和鼓勵,利用真情對孩子進行積極樂觀地引導[3],以此讓孩子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為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例如,許多父母都會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在檢查中,父母通常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此時,父母不應該直接地告訴孩子,而是應該在孩子的作業(yè)后面寫一些欣賞激勵性的話語,如“你是聰明的孩子,你的作業(yè)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我相信你后面的進步會更大”“你的進步已經(jīng)證明了你的實力,而這讓我很開心。期待你實力的進一步提高”等。如此下去,孩子的作業(yè)必然會一次比一次好,孩子學習中的不足之處也會得到彌補。事實上,對孩子的有效評價也可稱得上是一門藝術。有些家長在評價孩子時,方法過于簡單,要么只是在孩子的作業(yè)上寫上“√”和“×”,要么只是寫上最后的分數(shù)。這樣的方式很明顯會對孩子的學習信心產(chǎn)生打擊,進而可能會使孩子從此之后失去學習的自信。因而,父母需要利用激勵性和欣賞的語言對孩子進行積極評價,讓孩子加強對學習的信心,使孩子在充滿自信的基礎上,加強對知識內(nèi)容的學習。
三、認真傾聽兒童的聲音,積極回應兒童的內(nèi)心感受
其實,多數(shù)父母極少和孩子進行溝通,就算有和孩子進行溝通,在很大程度上,也無法了解孩子所傳達的信息和感受。甚至有些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中,總是會在孩子話還沒說完的情況下,打斷孩子的表達,有些時候還會對孩子進行說教[4]。這樣的溝通只能被稱為單向溝通,無法讓孩子盡情地訴說自己的心聲,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進而也就無法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而父母和孩子溝通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并在孩子解決問題時適當提供自己的建議。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產(chǎn)生自己被尊重的感覺,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才能實現(xiàn)孩子的獨立自主。因此,在實際的親子溝通中,父母需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認真仔細地傾聽孩子的心聲,并在傾聽過程中,引導孩子對問題進行獨立地思考。然后,父母需要在孩子說出想法之后,對孩子的感受進行積極地回應。如此方能在孩子積極談論自己感受時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對孩子各項能力的初步培養(yǎng)。
例如,當孩子在和父母溝通中說起某位同學很討厭時,家長就需要詢問孩子為什么會覺得這位同學很討厭,和這位同學發(fā)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等。然后,家長需要傾聽孩子所說的事情,并從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在感同身受中掌握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思想情感。這樣,家長就能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從而積極引導孩子,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孩子。
四、親子溝通離不開學校教師的配合
教師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并且對家長的憂難進行排解[5]。首先,教師在面對一些成績不夠好、表現(xiàn)不夠理想的學生時,不能直接在家長的面前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情況下,和家長合力制訂出與學生目前學習水平相符合的教學計劃。其次,教師需要通過和家長的溝通以及對學生的充分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等,并對學生進行耐心地引導,關心和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時,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解決方式,并適當?shù)刂赋鲞@些方式中的不足之處。之后,教師更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并在溝通過程中,告訴家長學生的進步,用合適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如此方能增進家長對孩子的了解,讓家長感受到孩子在學校的努力,從而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積極溝通,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五、結(jié)語
總而言之,作為兒童成長中的重要內(nèi)容,親子溝通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應該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孩子開展良好的互動溝通,并在了解孩子想法的基礎上,滿足孩子的發(fā)展需求,從而促進孩子身心積極、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彥梅.如何改善留守兒童親子溝通提高教學效果的思考[J].新課程(中旬刊),2019(09).
[2]章燕玲.親子溝通研究綜述[J].文教資料,2020(01).
[3]劉琤.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J].課外語文(下),2019(12).
[4]林俊祺.淺談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的策略[J].科學與財富,2019(30).
[5]魏波.家庭教育中親子有效溝通研究[J].赤子,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