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不能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個人之力,而且還需要諸多學生的共同努力,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本文即是從注重小組劃分方式、重視學生討論過程以及引導學生課后反思三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合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合作教學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所謂合作教學,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如此不僅能夠很好地鍛煉和提高學生們的自主思維能力,而且也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繼而保證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合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小組劃分方式
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教學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小組的正確劃分方式。如果劃分方式不科學,那么學生們的知識合作學習效果也就難以真正發(fā)揮出來。一般而言,教學老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其都是按照前后桌的順序?qū)W生進行分組。但是這種小組劃分的方式并不科學。因為班級學生們的座次其實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一般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坐前排,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坐后排。但是當教學老師按照前后桌的順序進行分組時,這樣就會產(chǎn)生差距,即學習好的學生同在一個小組,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又在同一小組,那么小組合作教學工作的展開效果就不好。因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能很快就能夠討論出答案,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可能遲遲給不出答案。而且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還有可能借此機會聊天,反而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開展。對此,教學老師就要按照“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赡苡械睦蠋煏J為,按照“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對學生分組比較麻煩,但是教學老師只要提前規(guī)劃好分組的方式,就會一直按照這個方式進行分組,所以第一次可能有些麻煩,但是后續(xù)不會。當然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變化,不變的分組方式也就會再次不科學。此時,教學老師需要過一段時間重新進行分組,這樣才能夠保證小組劃分的科學性,也就能夠保證小組合作教學的最終效果。
二、重視學生討論過程
學生們的討論過程其實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要重視學生們的討論過程,否則難以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合作討論能力。例如,在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文時,教學老師首先要拋出具體的合作討論問題,這也是引導學生展開合作討論的前提。如果沒有問題的引導,那么學生的討論也就失去了方向。而且,教學老師還要注意學生討論過程確定的方式。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習,這需要學生討論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否則還是難以真正見到實效。當學生對于所提問題有所了解之后,其便會明確討論的方向,不同學生之間的思想也才能夠產(chǎn)生碰撞。在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討論的過程中,教學老師可以進行巡場監(jiān)督,以此了解學生們的合作討論過程。其實,這也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在聊天,而不是在討論語文知識。當然,在學生展開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教學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以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引導。比如有的學生認為慢性子好,有的學生認為急性子好,那么教學老師就要引導學生說出理由,而不僅僅是感覺。當然,也有學生認為慢性子和急性子都好或者都不好,這些都需要分情況,那么教學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情況下慢性子好,什么樣的情況下急性子好。當學生能夠討論出這個結果,就說名學生們的合作討論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作用。
三、引導學生課后反思
這里的課后反思指的是針對討論之后的反思。當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學老師需要對學生們的合作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對此,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各個學生小組將自己的討論結果講述出來,然后教學老師再將各個小組的討論意見進行整理。此時,不同的合作小組所討論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時,教學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根據(jù)大家的意見重新思考,也就是反思,看看哪些想法是自己小組在進行合作討論時所疏忽的,哪些意見又是自身小組所不認可的。然后,教學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小組之間展開對辯。這個過程,其實也正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反思的過程。在學生小組進行對辯的過程中,教學老師不要進行參與,因為教學老師的態(tài)度會影響學生思維。所以,教學老師需要將各個小組間的辯論過程進行自由化,完全交給學生自己展開,如此才能夠引導學生將問題真正的暴露出來。當學生小組間的討論進行到一個程度之后,教學老師即可終止學生們的討論。這并不是要讓學生互相說服。在不同小組已經(jīng)難以拿出切實性地理由進行辯論時,其實繼續(xù)辯論的必要性已經(jīng)喪失,此時教學老師只需根據(jù)學生們的辯論結果展開針對性教學即可。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合作教學并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教學老師不僅要注重小組劃分的正確方式,而且還要重視學生們的討論過程,否則難以將小組合作教學的效果真正發(fā)揮出來。此外,教學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集體反思,這對于深化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以及提高學生們的自主思維能力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田芹.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再思考[J].語文天地,2018(06):35-36.
[2]鄧興菊.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06):126-127.
[3]鄭麗萍.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嘗試[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02):94-95.
黑龍江省方正縣實驗小學校 張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