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麟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時阿期。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活動時,要將德育作為核心工作之一。為此,筆者針對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從而逐步歸納出了優(yōu)化高中德育活動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高中;德育;優(yōu)化策略
簡單來說,學校中的德育活動主要就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社會標準和要求,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施加全面的影響,從而逐步使學生形成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品行的教育活動。毋庸置疑,有效的德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班主任應該對德育的內涵與要求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并全面了解學生實際的認知特點,然后以此為基礎實施具體的德育手段。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德育過程的優(yōu)化,從而為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注重以身作則,強化榜樣示范
《論語》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也就是說,一個領導者如果能夠以身作則,那么即便他沒有提出具體的命令,其他人也會主動去做一些事。不難理解,這一觀念十分符合學校德育的特點。在一個班級中,班主任是直接的負責人,所以班主任自身的言行通常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日常的德育活動中,班主任應該遵循以身作則的原則,以此來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如:“勞動教育”是德育活動中的重要內容。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勞動熱情,我通常會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集體勞動。在這些活動中,我除了會做好組織工作之外,自己也會帶頭參與到勞動當中。在我的行為引導下,很多學生產生了積極參與勞動的意識。相對于單一的語言引導與鼓勵,這種以身作則的教學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二、遵循以生為本,引導自主發(fā)展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以生為本”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所以在德育活動中,班主任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具體的教學策略。同時,從個體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自主意識。基于上述兩個方面的情況,班主任應該在德育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如:在組織本班的德育活動中,我采用了常規(guī)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說,我將具體的德育內容以規(guī)章制度的方式進行了歸納,以期能夠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加以規(guī)范。同時,出于對學生的尊重,在設計班級德育管理制度時,我引導學生參與到了這一過程中。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了德育中的幾項重要內容,以及每項內容的具體內涵。然后,學生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針對德育管理制度的條例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通過這種方式,班級德育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特點更加吻合,從而提升了德育活動的實效性。
三、組織德育活動,踐行道德觀念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思想道德觀念的理解通常是一種淺層的認知。為了真正將相關德育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需要引導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動中踐行道德觀念。為此,班主任應該準確把握各種活動契機,并在活動中融入相應的思想道德內容。這樣一來,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更加深刻的反思,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如:“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慶節(jié)前夕,趁著節(jié)日氣息逐漸濃厚,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以“喜迎國慶,展望未來”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在這次班會中,我設計了詩歌朗誦、唱紅歌、觀看視頻資料、小游戲等不同的活動形式。通過這次班會,我讓學生全面了解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引導學生思考了如何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最終,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民族榮譽感與自豪感。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在節(jié)日期間到烈士陵園、紀念館、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借助上述途徑,學生產生了更加深刻的體驗,這無疑會對學生愛國主義熱情的發(fā)展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
四、實現家校共育,拓寬德育范圍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經逐漸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教育同樣會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德育中,家長自身的言行以及采用的教育方法更是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應該樹立家校共育的理念,將家庭教育納入整體的德育體系當中,從而進一步拓寬德育的范圍。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十分關注和家長的溝通,并通過家長會、家訪、學校接待日等各種途徑加強和家長的聯系。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會有意識地講解一些當前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并推薦一些通俗易懂的教育資料。通過這種方式,逐漸使家長明白了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性,并且使其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家庭德育方法。同時,在不斷的交流中,使家長和學校逐步在學生德育方面達成了一致,并使家長開始主動配合學校各項德育工作的執(zhí)行。
總之,班主任要對德育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為此,班主任應該立足于本職崗位,樹立更加科學的教育觀念,并以此為基礎,不斷探索高中德育的有效組織方法。
參考文獻:
[1]李鵬.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學方法探討[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