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歌
摘? 要:體能訓練指的是訓練身體的力量、速度、耐力、協(xié)調(diào)、柔韌、靈敏等各方面屬性,提升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相較于平常的體育技能訓練往往更加嚴格,更加辛苦,因此將體能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育中仍有難度和挑戰(zhàn),本文將圍繞體能訓練與初中體育教育的融合展開分析,就其中重點事項進行簡單說明。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能訓練;融合分析
引言:
體能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沒有良好的體能,學生就算體育技能學得再好也沒用,在初中體育教育中融入體能訓練,加強學生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項屬性,提供學生的運動能力,調(diào)節(jié)學生的身體機能,意義重大。不過體能訓練確實比較辛苦,如何抵消體能訓練給學生帶來的壓力需要體育教師重點注意。
一、體能訓練以良好的準備為前提
體能訓練良好的準備包括三方面,硬件器材準備、師生心理準備以及訓練前熱身準備,良好的準備能夠讓體能訓練更好的進行下去。
1.硬件器材準備:學校給學生準備能起到體能訓練效果的器材,往往會比單純的跑步更能夠訓練學生的體能,能夠讓體能訓練更加專業(yè),更加具有針對性。
2.教師準備:需要教師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明晰體能訓練的詳細應用方式,并且教師對體能訓練的良好認知非常關鍵,體能訓練與平常的體育技能教育有差別,需要教師做好提前準備。
3.學生心理準備:通常學生都會認為體育課是來玩來鬧的,而體能訓練卻更加嚴格,更加辛苦,學生只有做好心理準備,才能更好的應對體能訓練,這一點也需要教師科學而適當?shù)拈_導,先讓學生心理適應,再讓學生身體適應。
4.訓練前熱身準備:熱身準備在體育課教學中并不少見,良好的熱身準備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筋骨,促進學生的血液流動,增進興奮度,對后續(xù)的體能訓練打好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在熱身準備中可以引入趣味化元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體育教育之中,從而更好的完成體能訓練。
二、體能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體育教學的根本,體能訓練融入到初中體育教育中,比較常見、簡單的跑步運動都容易引發(fā)安全性隱患,更別提體能訓練如果引入器材訓練機制或者競爭機制等,學生對器材的不熟悉,或是在互相競爭中發(fā)力過猛,都會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要謹記體能訓練有一定強度,對當代體能嚴重不足的學生來說是較大的挑戰(zhàn)和負擔,就很可能引發(fā)安全隱患,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嚴肅對待。
在體能訓練中注意安全性原則,首先在于體育教師對體能訓練所需要涉及的場地、器械等進行詳細的檢查,在檢查中規(guī)避安全隱患;其次在于教給學生正確對待場地和器材,將體能訓練動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不達標、不規(guī)范的動作,教師應立刻喊停并展開相應的教育;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準備防護應急藥品,在學生擦傷碰傷后及時救治,避免事況擴大。
(二)科學安排訓練計劃,需適度進行
教師在安排體能訓練計劃之前,最好能夠做一次學生的體能基礎摸底,明確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和心理承受能力,隨后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計劃,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和適度原則進行,對于學生在體能訓練中表現(xiàn)出來的明顯不適應現(xiàn)象,教師也應該立刻喊停,隨后先讓學生從低水平訓練做起,逐步增加難度,體能訓練是一件長期的事情,而不是必須一兩天就出成績,例如學生跑步訓練,跑不到八百米,那就先從五百米開始,再逐步增加。同時學生的心理適應也尤為重要,如果學生產(chǎn)生抵觸或反感情緒,不宜再繼續(xù)下去,教師科學引導,給學生說明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逐步打破學生的心理舒適區(qū),逐步讓學生加入到體能訓練中來[1]。
(三)在體能訓練中應用游戲化元素
單純的體能訓練是枯燥的,而且會引發(fā)學生身體疲勞,進而讓學生心理抵觸,形成惡性循環(huán),而在體能訓練中應用游戲化元素,對體能訓練進行合理、適度的創(chuàng)新,既能夠達到體能訓練的效果,學生的參與興趣也會更好,這樣學生的身體雖然是疲勞的,但心理卻是飽滿、熱情、意猶未盡的,往往效果會更好。游戲化元素的應用方式眾多,這里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例如“套袋子跑”,學生下肢套在袋子里,跑跳到目標點,或者相互之間追逐競賽,例如“障礙跑”,在跑道上加設一些難度適中的障礙,比讓學生單純跑步效果更好,例如“九人十足”趣味活動,將相鄰的兩個學生的腿綁到一起,集體活動或跑步到目標點,非常有趣。
另外,在引入游戲化元素的基礎上,也可以適當開展競賽,就體能訓練項目分小組進行比拼,分組需要相對公平,以保證各小組之間的實力平均,讓學生感受體育競技的魅力,增強集體意識和競爭有意識,以最終的成績?yōu)闃藴?,給與相應的獎勵,樹立典型,以此激發(fā)其他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更好的消減體能訓練帶來的身體疲勞。
(四)個性化教學
不同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在體能訓練中精細劃分,制定符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宗旨,能有效的減輕學生的體能訓練壓力,讓學生更適應體能訓練,當然,這也需要教師在教學前做好測試摸底,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深入了解[2]。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體能訓練有一定嚴格要求以及訓練目標,很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不小的壓力和挑戰(zhàn),針對這種現(xiàn)象,要想讓體能訓練巧妙的融入進初中體育教育中,首先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其次體能訓練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則、科學合理安排、引入游戲化元素以及個性化教學,給學生更好的體能訓練體驗。
參考文獻
[1]? 張望春.體能訓練在中學體育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體系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53-54.
[2]? 何成.農(nóng)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能訓練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2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