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朝
【摘 要】在鋼琴彈奏的學習中,復調訓練是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也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必經之路。對于音樂專業(yè)鋼琴學習者來說,只知道訓練手指的能力是不夠的,要明確什么是復調音樂,為何要學習復調作品,如何培養(yǎng)復調性思維和樹立良好的多聲部演奏習慣,從而怎樣在鋼琴訓練中將復調思維從始至終進行到底是本文要講述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復調音樂;復調思維;鋼琴訓練;多聲部音樂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7-0069-02
本文所談的“復調思維”是提倡在鋼琴的教與學中應重視樂曲中所出現(xiàn)的復調音樂,哪怕只是一個小片段,我們不要求鋼琴學習者達到作曲家范疇的復調性思維的高水平,但是至少要養(yǎng)成良好的復調性思維習慣,重視它,強化它。
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趙曉生先生在《鋼琴演奏之道》中寫道:“復調訓練是鋼琴技術訓練、聲音訓練、樂感訓練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只是訓練手指,重要的是訓練耳朵、心靈和大腦?!雹儆纱丝磥?,鋼琴的演奏離不開復調作品的學習。可是總有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很多人不注重復調作品,甚至有的人彈完了巴赫的整本創(chuàng)意曲,卻不知道什么是“復調”。
一、什么是復調音樂
復調音樂大約在9世紀產生于歐洲,是指含有兩條以上帶有各自旋律意義的線條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和法則結合起來的多聲部音樂,它們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既是個體的獨立存在,也是整體的有機結合。
常見鋼琴復調作品的基本體裁有:
奏鳴曲(Sonata)、小步舞曲(Menuet)、加沃特舞曲(Gavotte)、進行曲(March)、創(chuàng)意曲(Invention)、前奏曲(Prelude)、賦格(Fugue)、托卡塔(Toccata)等。
二、鋼琴訓練中為什么要學習復調作品
鋼琴是一種能夠同時演奏多聲部音樂的樂器,而復調音樂利用它本身就是多聲部音樂的特質,恰好能發(fā)揮出鋼琴本身的特殊性能,符合多聲部思維的客觀要求。所以學習鋼琴,不管是初級階段的學習者還是高級階段的演奏者,都必須學習復調作品的彈奏,這樣才能更好地駕馭和呈現(xiàn)音樂藝術的魅力。
(一)綜合培養(yǎng)手、眼、耳、心、腦的訓練
彈奏復調作品,可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手、眼、耳、心、腦”的協(xié)調能力。我們知道,對于鋼琴初級階段學習者來說,雙手的配合是一個不易攻克的難關,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一些簡易的復調曲子來訓練,不僅能鍛煉學生雙手的協(xié)調能力,也能訓練手指對旋律層次的音色控制力,還能讓眼睛看譜時準確地分清楚每一條聲部的旋律線。同時也能提高耳朵的聽覺敏銳度,培養(yǎng)具備“立體化”的多聲部聽覺能力,更能激發(fā)大腦對旋律層次的快速梳理。
(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靈敏度
復調音樂是多層次多結構的多聲部音樂,除了手、眼、耳的訓練,它還能強化一個音樂學習者“心、腦”的全面訓練。在變化多樣的縱向和聲以及復雜的多聲部旋律面前,必須保持冷靜理智的內心和大腦,才能很好地把每一條不同的主題旋律分辨出來,進而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靈敏度。對于步入高級階段的鋼琴演奏者來說,雖然掌握了基本的鋼琴技能,但是想要在鋼琴演奏中游刃有余地“歌唱”是尤為困難的,而為了達到這樣高難度的演奏水準,堅持復調作品的訓練便成了重要的必修課。
(三)提高鋼琴學習者的音樂素養(yǎng)
鋼琴訓練中復調作品的練習是全面性、綜合性很強的手段,除了加強技巧技術層面的演奏水平,還可以從音樂素養(yǎng)上培養(yǎng)學生的多聲部思維,幫助他們開發(fā)多維度的空間想象力。通過訓練時嚴密的控制和對作品處理時的精心設計,增強鋼琴演奏的藝術層次感和音樂美感。
三、復調性思維的作用和價值
有所思才有所為,有了思想的支撐才會有行為的發(fā)生。上海音樂學院林華教授的論著中提到過這樣一句話“復調思維是構成藝術音樂的先決條件”。還有,在列普洛瓦·葉列娜·伊萬娜的一篇面向音樂系鋼琴班的學生論文②中提到“精通復調音樂領域的表演是以音樂的發(fā)展為先決條件的,這就是復調思維”??梢?,大多數(shù)音調優(yōu)美、寫法精湛的樂曲背后都離不開復調音樂。
(一)藝術音樂的本質必然用到復調思維
復調音樂對西方音樂來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復調性思維對整個復調音樂的興起乃至世界藝術音樂的發(fā)展都起著核心紐帶的作用。它是隨著作曲家們長期的音樂藝術實踐以及文明時代的社會發(fā)展而走進人們的視野的,并且至今到未來都將屹立不倒。陳銘志教授在《對復調思維的思維》③中論述復調思維的歷史形成及其特征時,提出線段思維由三種規(guī)律形成:對抗律、置換律、互補律。逐漸地,從這樣表層的復調技法上升到內在的靈魂寄托,把它們與主調思維融為一體,以復雜的方式、高級的手段、隱蔽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各個作品中。
(二)有效引導著音樂層次的有機發(fā)展
復調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以其思辨、論證的特點喚起作曲家們的理性作曲意識,讓抽象意象得以理性綜合表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藝術音樂具象特征的塑造過程??v向上,彼此形成和諧良好的和聲關系,而橫向上,又能同時把多旋律層次、多主題線條以多調性、多節(jié)奏性、多音色性的結構并行發(fā)展。這樣橫向線條感和縱向協(xié)調感互相結合,不僅讓作品的表達既對立又統(tǒng)一,既獨立又整合,還能給音樂的結構層次提供有效的高質量的發(fā)展模式,從而有效地引導著作品內容的表述和有機發(fā)展。
(三)深化結構使音樂作品的情感得到升華
隨著社會的文明發(fā)展,人類的審美意識越來越理想化和個性化,早期的單聲部音樂、枯燥乏味的單調性風格已然滿足不了人們的精神追求。眾多鋼琴作品中,其復調思維和復調技法通常以各種各樣靈活多姿的方式活躍在作品中的各個級層,特別是情感深刻達到高潮時,會付諸聲音的表現(xiàn)采用該法進行銜接。為了將作品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無論是作品的外部結構還是情感內在的表述,其復調技法都是鋪陳樂曲的強有力手段,它能夠有組織有計劃地推動音樂各個結構的良性綜合發(fā)展,使情感色彩更加濃烈和豐富飽滿。
(四)為鋼琴創(chuàng)作的繁榮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復調思維成就了復調技法,它對音樂的發(fā)展起了積極重要的作用,而正是由于作曲家們擁有高度的復調思維的知性和理智,把音樂寄托于復調技法作為保障,縝密應用,才有了一部部深入人心的經典音樂作品問世,進而推動鋼琴作品的繁榮發(fā)展,它深刻地影響著后世的音樂藝術,是未來音樂發(fā)展的寶貴財富,它的作用和價值更是不可估量的。
四、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復調思維習慣
復調音樂是鋼琴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門長久課題,某方面講,沒彈過復調樂曲便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會彈鋼琴。鋼琴的教與學中,復調性思維的培養(yǎng)又是非常重要的,不同音樂結構的元素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最好、最全面的方式。
(一)感知復調思維的主題意向
在鋼琴訓練中,遇到復調作品要先分析它的背景、情感內涵、結構和主題。無論是卡農、賦格還是創(chuàng)意曲,它們的復調手法都是多種多樣的,從旋律發(fā)展上看有模仿、模進、收縮、擴張、倒影等模式,但都離不開“主題樂思”這個基礎框架。對于鋼琴學習者來說,不僅要搞清楚主題、副題、過渡等不同樂句在不同聲部的地位,還要在復雜的技法中明確它們的主、從關系并非易事,但只有這樣分離好,才能在彈奏時突出它的重點和地位。對于三聲部以上的旋律,就要做到聲音平衡,不能過度對比強調某個力量的集中性,要讓每條旋律線條都清晰明朗、獨具個性,整體卻又是統(tǒng)一的。
(二)享受復調音樂的奇特和奧妙
音樂當中每一個音符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甚至一個休止符都是作曲家的精心設計,無聲的音樂也是一種表達方式,所以我們不能忽視鋼琴作品中的每一個“家庭成員”,包括一個小小的裝飾音。復調音樂的一大巧妙之處就是各聲部之間的音符時值組合是互通互聯(lián)又互不干擾的,每個音、每個節(jié)奏都是被嚴密地有規(guī)律地組織起來的,所以必然有大量長時值音符輪流、交替、縈繞地出現(xiàn)在各個聲部中。切記不能忽略延長音的保持,要用科學的演奏方式對待不同情況的留音處理,才不會讓聲部中的線條突然斷裂。比如可以采用同音換指、墊指或者適當?shù)奶ぐ宓确绞奖3?,甚至有時候還要依靠演奏者的內心感受來彌補跨度范圍大,而雙手無法做到的連奏聽覺缺陷,這樣才能把富有意境的聽覺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
(三)用心細品旋律的“語言藝術”
音樂中的語言,包括音區(qū)、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和聲、調性、術語、裝飾音,以及情感表達和特定的藝術處理等。因此拿到鋼琴譜不要著急馬上彈奏,對于篇幅較長的作品,首先要分段落、分句子,再用哼唱的方式唱出復調作品中各個聲部獨立的旋律線條,根據(jù)旋律的發(fā)展走向加深線條記憶,為后面的訓練打好基礎。在知道某些聲部的音在進行過程中,有些聲部的個別音可能仍在保持后,就要嚴格打著拍子唱,并且要捋清旋律的性質,注意彈奏的處理方式。比如,有些聲部的音還在持續(xù)保持的同時,另一個聲部的音卻要求斷奏。
(四)給每個音符賦予“歌唱”的生命力
給一首作品分好段落和句子并且確定了主聲部后,要知道它是如何發(fā)展和變化的,必須分聲部練習,尋找和固定好正確的指法,有交叉旋律時就要雙手交替連貫彈奏。最好做到“彈唱相結合”,所謂的彈唱結合不僅僅是對同聲部的旋律邊彈邊唱,同時還應培養(yǎng)彈奏這個聲部,去歌唱另一個聲部,這樣就使演奏、聽覺、視唱能力得到了更高強度的訓練。熟悉旋律后就要用睿智的思維去操控好自己的手指或正確使用踏板,把該保持的音保持好,該進行的旋律也流暢無誤地彈出來。同一首作品,為什么不同的人彈出來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大概原因和道理大家都清楚,想要做到所彈奏的每個音符、每條旋律、每個聲部都在“歌唱”,演奏者本人就要先有歌唱意識,只有從內心深處自然流露出的熱情才不會顯得矯揉造作,表達的情感才是真摯誠懇的。
五、結語
復調思維是實現(xiàn)藝術音樂形態(tài)走向精準化的重要手段,復調思維能力是每個鋼琴學習者的基本音樂素養(yǎng)之一,更是每位鋼琴教師傳授演奏知識的必備技能。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離不開長期的系統(tǒng)訓練,學習期間要保持充沛的熱情、豐富的想象,理解復調作品的嚴謹構思,逐步提高對復調思維的認知和建立良好的復調感。做到可以輕易地感知并尋覓出“復調的痕跡”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一項艱辛的過程,但是只要方法科學得當,把正確的復調思維貫穿到鋼琴學習訓練中,相信持之以恒,必將事半功倍。
注釋:
①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世界圖書出版社,1997.
②[烏克蘭]列普洛瓦·葉列娜·伊萬娜.復調思維及其構成方法[J].王冰.翻譯.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5(6).
③陳銘志.對復調思維的思維[J].中國音樂學(季刊),1989,(2).
參考文獻:
[1]劉燕婷.試論藝術音樂中的復調思維[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4,(02).
[2]宋洋.復調音樂的發(fā)展與鋼琴教學中復調性思維培養(yǎng)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