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程度已經(jīng)十分普遍,微課作為一種集合聲音、畫面、音樂等元素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以基于微課的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實踐為例,針對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設計豐富多樣的微課形式,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信息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8-0295-01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將教學過程整個依托信息化技術的教育過程和方式還沒有完全實現(xiàn),一是因為缺乏相應的技術性支持手段,另一方面就是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沒有辦法達到完全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水平。因此,在現(xiàn)代課堂教育實踐中,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表現(xiàn)往往呈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方面、階段、過程等的教學實施開展中。微課作為一種聲情圖文并茂的教學素材,因其在教學中有著突出的特點和優(yōu)勢,而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喜愛?;谖⒄n的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將微課技術有效地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在積極的情境創(chuàng)設、生動的知識介紹和動情的情感延伸的過程中,使教學過程在生動形象的信息化教學的過程更加高效。接下來就以筆者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經(jīng)驗為例,展開對基于微課的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策略展開具體的論述。
1.微課助力教學,提升信息課堂技術駕馭力
語文課堂有三怕,其中文言文被列為三怕之首,這是為什么呢?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特別是文言文,諸子百家、詩詞歌賦,各具特色,但是到學生這里,就成了十竅只通了九竅,一竅不通啊。雖然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但是文言文中瑣碎的字詞短語、句讀、修辭等等知識點,對學生來說亞歷山大。但是文言文學習就是一通百通、一結百結的,學生如果把握了語文學習的訣竅,就能夠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習的效率。在微課教學中,將信息技術的熟練駕馭能力有效地融入到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讓教師在豐富的微課教育實踐中,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因此,在文言文單元的學習過程中(《離騷》、《逍遙游》、《赤壁賦》、《蘭亭集序》),以微課的形象性、系統(tǒng)性、趣味性的形式,將原本看似枯燥乏味、瑣碎復雜的文言文知識點,與古典音樂、電影、歷史劇、文言趣事等結合起來,為學生的文言文學習創(chuàng)設生動而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情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看到豐富的畫面感中攜帶著海量的文言字詞、短語、文言句式、句讀材料等內(nèi)容時,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在豐富的微課點亮下,他們對文言文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被極大地激發(fā),教師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通過反復的探索和實踐,不斷地熟悉、熟練,甚至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拓展信息技術水平,讓微課助力課堂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的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
2.微課助力理念,提升信息課堂效率
在微課中,教師能夠真正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微課設計的過程中,在內(nèi)容要點突出、設計內(nèi)容短小精悍、設計畫面豐富的微課設計中,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為了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選材的時候會自覺地將本班學生的特點、興趣、愛好等有效地融入到微課設計的過程中,為了使微課擺脫單調性,教師需要在設計中融入學生喜歡的元素、素材等。在科學的教育理念的支持下,在積極的信息課堂氛圍營造中,能夠實現(xiàn)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拿來主義》一文時,教師結合圖片、視頻等素材,對魯迅的雜文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展示,引導學生在視頻的直觀演示中,體驗和感受魯迅雜文的具體特點,短小、活潑、犀利、俊永,每介紹一個文字性的特點,就結合魯迅的雜文實際,將篇幅、語段、語言等,以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們的眼前,給學生帶來對文本特點的生動而具體的感知和體驗。在課程設計中,真正將學生的參與興趣激發(fā)起來,在形象立體的課程內(nèi)容設計中,實現(xiàn)教師的教學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發(fā)展。
3.微課助力發(fā)展,打通課內(nèi)課外的壁壘
課堂內(nèi)外一直以來,很難通過有效的形式打通,信息化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只能在課上嗎?其實真正的學生主體性的呈現(xiàn),應當是課下和課上活動的有效結合、相輔相成的。微課設計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認識壁壘,拓展了信息化課堂的教育效率。
例如在學習《雷雨》時,學生們的課堂活動組織話劇排演,對話劇中需要掌握和搜集的材料講解,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引導和支持,教師利用課上微課引領和課下微課材料索引等內(nèi)容,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參與活動性的學習內(nèi)容動力十足,在對活動材料的積極搜集和整理的過程中,在有效的微課引導中,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的效果能夠得到有效地呈現(xiàn)。
總之,基于微課的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實施,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師在教學中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同時教師也會因為微課給教學帶來的顯著的教學成效而倍受激勵,其信息素養(yǎng)也能夠在對信息技術的熟練操作、科學實踐的基礎上,得到有效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趙亞婷.淺談在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
[2] 姜雙明.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方式探究[J].華夏教師),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