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摘 要生活化教學不僅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理念,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而且能夠使教學在創(chuàng)新潛能開發(fā)的理想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現實性之間保持必有的張力,從而讓學生處于不斷超越的良性循環(huán)中。而數學恰恰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法,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法;實踐
中圖分類號:B0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3-0122-01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落實,生活化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中,數學教學也不例外,其憑借情感教學和簡化知識的優(yōu)越性已然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毋容置疑的是,知識源于生活,也終歸要用于生活。從數學知識的本質特征來看,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這對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不能夠適應高度抽象且邏輯縝密的數學知識是當前小學數學面臨的主要問題,而生活化教學法能夠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將知識進行合理“包裝”,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生活的前提下習得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提升自身數學應用能力,從而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由此可見,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素質,教師必須將教學融入生活,尋求學生對生活現實的體驗與教材知識教學的結合點,讓學生將直接經驗與教材知識進行遷移和改造,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不僅能夠有效發(fā)揮情境在教學中的作用,更能夠將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完整的呈現出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合理的生活化情境,將新知識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生活與數學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升教學效果,筆者會以生活化教學法來輔助教學。首先,筆者會以復習舊知識作為導入,通過提問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開學生數學思維,接著,筆者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與學生進行談話“你們有沒有跟自己的家人去過超市呢?想不想自己體驗一番購物經歷呢?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之后,筆者再創(chuàng)設合理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超市購物”的情境表演,比如,組織兩名學生扮演顧客,一名學生扮演收銀員的角色,然后筆者會以書和本等有限的工具為載體,以物品代商品,并規(guī)定價格,一名學生買了一本書花了7元,自己一共有20元,那么收銀員該找給他多少元呢?進而讓其他學生幫助解答,小組交流,列出算式,匯報計算結果。最后,為了拓展學生思路,讓學生自主設計生活情景,在互動中探究退位減法在生活中其他領域的應用,并嘗試用不同的解題思路。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夠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也能夠讓學生初步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布置生活化練習
生活既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布置生活化的課堂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生活案例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數學眼光,讓其切實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例如,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課內容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等基本數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筆者會以生活化教學法來貫徹始終。首先,筆者會通過“什么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有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物體呢?”問題作為導入,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形成對圖形的基本認識。接著,筆者再讓學生依據教材動手做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然后筆者提出假設: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比如,一組學生通過用尺子量一量的方式來驗證這一假設;另一組學生則是通過對折的方法來證明。待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后,筆者會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案例,仔細觀察,并引導學生以圖形的特征為依據,思考“為什么生活中的物品要設計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呢?”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數學眼光。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布置“尋找最美圖形”的課后作業(yè),可以通過繪畫、拼接等形式來設計圖形,激發(fā)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組織生活化實踐
“絕知此事要躬行”懂得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的精髓,同時,數學知識用于生活的關鍵在于學生如何運用所學知識指導生活實踐。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具有數學意義的生活實踐活動,從而做到“寓教于樂”的同時,也能夠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法,無論是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是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生活教學法終究是一種方法,不能對教材上的知識取而代之。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生活與知識的聯系,以教材內容為核心向生活拓展,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為推動數學教學水平的發(fā)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宇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