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雙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可以發(fā)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語文閱讀理解的重視度,并要正確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并能夠早日實現(xiàn)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目標。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理解能力;策略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教師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它可以讓學生掌握牢固的基礎(chǔ)知識,并能夠?qū)W生的能力、情感、價值觀等進行培養(yǎng),從而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將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引入到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當中,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環(huán)境、思維等的內(nèi)容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從而能夠?qū)W生開展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對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依托媒體創(chuàng)設(shè)直觀情境,激活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與不斷普及,依托媒體創(chuàng)設(shè)直觀情境成為了教師常用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它集聲音、視頻、音頻等于一體,可以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傳遞教材知識,讓學生享受到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從而能夠激活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著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態(tài)度,進而能夠讓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語文閱讀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依托媒體創(chuàng)設(shè)直觀情境,以此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從而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例如,以《草船借箭》為例,在講述這篇文章之時,我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的視頻片段,并讓學生結(jié)合視頻,討論了自己對主要人物的認識,以此使學生對文章當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后,我指導學生快速瀏覽了這篇文章,并讓學生總結(jié)了文章主要講述的故事。然后,我指導學生精讀了這篇文章,并讓學生用心體會了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最后,我指導學生對文章當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了分析,并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鏈接了更多的與《三國演義》有關(guān)的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了學習,從而不斷增加了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容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這樣,教師通過依托媒體創(chuàng)設(shè)直觀情境,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吸引力,打開了學生的閱讀天窗,不斷助力了學生語文閱讀理解水平的
提升。
二、利用問題進行有效引導,加深學生閱讀感悟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之時,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讓學生逐層次地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探究,從而能夠加深學生的閱讀感悟,不斷降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難度。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問題進行有效引導,以此可以讓學生高效利用閱讀教學課堂的時間,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成效。
例如,以《扁鵲治病》為例,在講述這篇文章之時,我先指導學生閱讀了這篇文章,并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了以下問題:這篇文章寫了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的什么事情呢?以此使學生把握了文章的內(nèi)容。然后,我指導學生精讀了這篇文章,并讓學生在文章當中找出了以下問題的答案:1、蔡桓公的病情如何呢?2、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的態(tài)度如何呢?之后,我結(jié)合學生找出的問題的答案,以及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為學生分析了這篇文章,并指導學生對扁鵲和蔡桓公的性格特征進行了分析。最后,我讓學生探究了以下問題:這則寓言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從而使學生懂得了應該要防微杜漸,把“毛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這樣,教師通過利用問題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有了一個清晰的探究方向,促進了學生探究學習有效性的提升,不斷提高了學生的探究素養(yǎng)。
三、聯(lián)系實際實施生活教學,引發(fā)學生閱讀共鳴
聯(lián)系實際實施生活教學可以讓學生快速與文本進行對話,并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從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不斷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認識。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聯(lián)系實際實施生活教學,以此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當中,并能夠讓學生深入對文章進行分析,從而能夠獲得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實效,
例如,以《花的學校》為例,在講述這篇文章之時,我先向?qū)W生提出了以下生活化的問題:你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呢?并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了回答,以此為學生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課題,不斷提高了學生的探索欲。然后,我對學生進行了朗讀指導,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從整體感知了這篇文章。之后,我讓學生深入研讀了這篇文章,并讓學生合作探究了以下問題:1、什么時候,花孩子會從無人知道的地方跑出來呢?花孩子是什么樣子的呢?2、你什么時候在學校最開心,最快樂呢?3、花孩子的媽媽是誰呢?最后,我讓學生思考了以下問題:在花兒的學校里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并讓學生以此為主題進行了小練筆訓練,從而不斷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這樣,教師通過聯(lián)系實際實施生活教學,強化了學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增強了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信心。
四、組織活動增加課外閱讀,增強學生閱讀技能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直忽略課外閱讀,對課外閱讀教學發(fā)揮的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很少利用活動增加課外閱讀,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時間不夠充足,掌握的知識比較狹隘,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鑒于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活動增加課外閱讀,以此可以填補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的縫隙和不足,從而能夠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不斷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技能。
例如,以《丁香結(jié)》為例,在講述這篇文章之時,我為學生組織了常見的制作手抄報活動:我先向?qū)W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在文學作品中具有象征意義的花草樹木都有哪些呢?它們分別象征著什么意義呢?并讓學生以上述問題為引導,在課下查閱了有關(guān)的資料,閱讀了不同的文學作品,知道了不同的花草樹木所象征的意義。然后,我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成果,制作了手抄報,展示了某一種花草樹木所象征的意義。之后,我對學生制作的手抄報進行了肯定,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了評價,從而不斷提高了學生掌握有關(guān)知識的能力。在活動結(jié)束之后,我為學生引出了教材當中的文章,并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使學生感受了丁香的特點,理解了作者流露的情感。這樣,教師通過組織活動增加課外閱讀,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不斷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并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從而能夠讓學生獲得強烈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并要通過依托媒體創(chuàng)設(shè)直觀情境,激活學生閱讀興趣;利用問題進行有效引導,加深學生閱讀感悟;聯(lián)系實際實施生活教學,引發(fā)學生閱讀共鳴;組織活動增加課外閱讀,增強學生閱讀技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高效的閱讀指導,從而能夠早日完成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語文閱讀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陳新巖. 淺析怎樣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J]. 時代教育,2017(18):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