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滟茹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這節(jié)課程的內容滲透德育理念,把立德樹人的理念作為教學的重要向導,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育。在數學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要透過數學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認知,充分借助德育教學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诖耍疚木蛷脑跀祵W數據分析中滲透德育知識、在應用題中展示德育內容、發(fā)揮數學史的積極作用幾個方面論述了立德樹人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滲透。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化;立德樹人;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數學成績成為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注重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要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中加強德育滲透,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加強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探索科學的教學模式,讓信息技術成為德育教學的重要支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突出數學課程的多元價值,推動學生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一、借助信息技術分析數據材料,展開德育教學
在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在教師的講解中了解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深入的數據材料分析,推動學生在數據的思考中學習更多的德育內容。[1]以此為基礎和契機來提升自我,實現專業(yè)知識學習和道德修養(yǎng)的雙重提高,讓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具有連續(xù)性。
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指數函數》一課時,教師要在具體的國情和數據分析中融入更多德育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大的進步空間。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搜集整理好有關國民生產總值的相關數據,讓學生根據這些數據利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繪制出一個指數或對數函數的圖像,讓學生主動分析數據,真切地感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速度。以此來更好地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專業(yè)技能,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推動中國夢的全面實現。這樣一來,就讓德育的滲透更加順其自然,也能讓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的熏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借助信息技術講解應用題,滲透德育知識
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為了提高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布置并講解應用題是必不可少的。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因素,并且其中滲透更多的德育知識,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yǎng)。
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課時,教師要在課堂上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出多個應用題,要求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解題學習。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思考是否在直角三角形形中才能實現勾股定理的運算,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接下來,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具體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驗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證明逆定理的轉變過程。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在驗證的過程中鍛煉羅輯思維,讓學生樹立無論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有縝密的心思,在數學課程的計算學習中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遵循一定的原則完成解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面對失敗,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推動德育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讓學生的技能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得到快速提升。
三、借助信息技術傳播數學史,加強德育引導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教師就要注重重視數學史的講解和傳播,在數學史中引用典型人物的例子完成德育教學。在信息技術資料庫的輔助下,教師可以搜集更多數學史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突出教學的趣味性,讓數學教學起到良好的培養(yǎng)和塑造效果。
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幾何圖形》一課時,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搜集與這節(jié)課程相關的史學資料,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貫穿講解一些數學史的知識點。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講解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認識到中國數學發(fā)展比較落后的情況下勇于思考,不斷探索,最終翻譯了《幾何原本》,為中國數學課程的發(fā)展貢獻了重要作用。在講解幾何史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歷史人物偉大的精神品質,感受偉大數學家為數學的發(fā)展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讓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被挖掘出來。[2]而且,這種教學方法還能讓教學活動更加生動具體,在更多感人事跡中起到良好的立德樹人教學效果,推動德育教學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穩(wěn)步推進,滿足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數學知識與數學文化的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在課堂上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挖掘德育教育的內容,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讓教學模式變得多元化。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接受更多的德育熏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提升學生的靈活思維。從而推動學生在數學成績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現代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瑞紅.基于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43.
[2]拓俊儒.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效化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