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朝暉 楊秀娜 楊梅 嚴卿 李艷萍
【摘 要】目的:對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特別是病情嚴重的病人展開探究,尋求最佳護理方案。方法:我們將從我院近兩年接收的病人當中進行隨機抽選,我們最終選出110位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且病情嚴重的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對這110位實驗對象實施合適的護理方案,并深入探究護理效果。結果:經(jīng)過恰當?shù)淖o理治療,這110位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有的甚至能夠完全康復。結論:在為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特別是病癥嚴重的患者進行醫(yī)治時,需要增加更多恰當?shù)淖o理內(nèi)容,這對于病人病情的恢復有著較大的正面影響。
【關鍵詞】呼吸系統(tǒng)疾病;護理療法;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16-0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們此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之間接診的患有重癥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經(jīng)過層層篩選,共有110位實驗對象參與本次探究。收集這些研究對象的治療資料,并對其進行詳細分析,通過病例記錄了解病人當時接受的護理方案并分析護理方案的實施效果。我們抽選了110位研究對象,其中包括67位男性以及43位女性。病人的年齡均大于19周歲,且小于79周歲。這些病人的患病時長長短不一,患病時長最短的病人僅有60天左右的患病史,患病時間最久的病人已忍受病痛折磨20年之久。病人所患疾病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4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疾病、氣胸以及支氣管擴張。其患病人數(shù)分別為56、28、17、9。這些病人均有相同病癥表現(xiàn)即其肺功能都受到了一定的損傷。
1.2方法
1.2.1肺功能篩查
在為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進行診療時,肺功能篩查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將重點分析一秒率即病人使勁呼氣,計算第一秒呼出的氣體占所呼出氣體的百分比。我們將病人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百分比在50%至70%之間,第二部分即百分比在30%至50%之間,第三部分即百分比在30%以下。根據(jù)統(tǒng)計各部分人數(shù)分別為31、53、26。為病人提供支氣管舒張劑,當病人吸入舒張劑后,我們將FEV1大于80%作為預期結果值,如此我們便可以判定一秒率大于70%的病人屬于不能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類型,而一秒率在30%以下則說明病人屬于嚴重氣流受限類型。
1.2.2基本護理
(1)病情監(jiān)測護理。在為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重癥病人進行治療時,我們需要對病人的各項身體指標進行嚴格的實時監(jiān)測,特別是病人的身體溫度、心率還有肺功能篩查等指標要重點注意,這些指標的數(shù)值出現(xiàn)波動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波動超出正常范圍時要立即引起護理人員的注意,且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將情況上報給醫(yī)生,與醫(yī)生一同探討解決措施,這樣做能夠在最短時間內(nèi)處理意外情況,保證了治療的及時性。[1](2)環(huán)境護理。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能夠幫助病人加快恢復健康。對于病人居住的房間要定期進行殺菌消毒處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打開窗戶,提高空氣的流動性,為病房提供充足的新鮮空氣。護理人員還可以提醒病人多走動,適當?shù)氖彝饣顒幽芗涌觳∏榈幕謴汀#?)飲食管理。病人的飲食也是需要護理人員多加注意的一個方面。對于呼吸系統(tǒng)嚴重受損的病人而言,最主要的飲食法則就是清淡,,在此基礎上還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每次吃飯都要秉持少食原則,增加就餐次數(shù)。切記不能讓病人接觸刺激性食物,對于有止咳化痰功效的食物建議病人多加食用。在這里我們簡單提幾樣病人能吃的食物:冰糖、雪梨、雞蛋等。(4)用藥指導。護理人員需要具備超高的專業(yè)能力,對于各種藥品不說做到了如指掌,也要了解它們的大致用法與用量。這樣才能為病人提供高水平的用藥指導建議。病人在服用治療藥物之前,護理人員要對病人所服用藥物的數(shù)量、名稱、服用禁忌等內(nèi)容進行一一核查,確保用藥安全。在病人服用藥物之后,護理人員要對病人的情況進行嚴密監(jiān)督,并將體溫、心率等指標數(shù)值記錄下來,進行詳細分析。如果病人在服用了一段時間藥物后,病情沒有好轉或者收效甚微,護理人員需要將情況反映給醫(yī)生,方便醫(yī)生及時更換治療方案。
1.2.3幫助病人保持呼吸道暢通
病人的呼吸道暢通情況非常重要,無論是在治療過程中還是在護理過程中,這方面內(nèi)容都不容忽視。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要格外注重病人呼吸道方面的情況,對那些患有慢性炎癥刺激且正處于發(fā)作期的病人要格外上心,及時為病人清理其呼吸道中的異物,對于呼吸道有痰但是咳不出的病人,護理人員要在一旁給予幫助,輕輕拍打病人的背部有助于痰液的快速排出。觀察并記錄,病人咳出痰液的色澤、量、有無出血等情況。護理人員需要教導病人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保證呼吸道不受
阻礙。[2]
2 結果
在護理治療結束后,我們將會對這110位病人的治療護理結果進行具體歸類,主要分為五大類:康復出院、病情好轉、治療成功、搶救成功、救治無效死亡。在這些病人當中,存在55位治療效果極好從而順利出院的病例,有33位病人雖然沒有完全康復,但病情有了明顯好轉。這11位實驗對象當中有33位病人經(jīng)歷過搶救,其中27位病人搶救成功進而情況有了好轉。計算本次實驗中的治療成功率、搶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我們發(fā)現(xiàn)其數(shù)值分別為80.0%、81.8%、20.0%。據(jù)了解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之間,我國平均治療成功率等數(shù)值分別為65.9%、21.5%以及34.1%。同實驗數(shù)值相比,實驗對象的治療護理情況更理想。
3 討論
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內(nèi)科系統(tǒng)疾病治療領域比較常見,和鼻、氣管、喉嚨等相關的疾病都在其范圍內(nèi)。對于呼吸衰竭、缺氧等疾病而言,均是重癥呼吸系統(tǒng)疾病,我們必須要慎重對待,不僅要謹慎治療還要增加護理力度。優(yōu)秀的護理方案能夠幫助病人加快病情恢復速度,緩解病痛帶來的折磨,通過本實驗探究,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優(yōu)秀的護理可以增加治療成功的幾率,降低死亡概率,因此在治療此類疾病時,要嚴格把控護理水平,提高護理質量。[3]
參考文獻
李意云.探討呼吸內(nèi)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應急護理干預措施[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46).
許秀萍,程千鵬,武晉曉.國家級應急醫(yī)療救援隊內(nèi)科ICU護理人員配置方法的探討[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1).
黃小紅.呼吸康復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50).
馬莉,張瑩英.自主呼吸循環(huán)技術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康復中的作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