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玲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構成內容之一。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自我閱讀學習能力,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為此,探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質量提升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主體地位,同時閱讀也是真正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在剛剛接觸到閱讀的初期可能會感到一定的難度,但隨著深入的學習,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就能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同時教師還要注意為這些學生營造一種輕松閑適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自發(fā)的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將豐富的情感帶入到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根據文章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情境創(chuàng)設融入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調動身體器官,充分感受文章的意境。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可觸摸”的情境,將教材里無聲的語言進行轉化,使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情境中,進而掌握文章內涵。例如,當學習《漓江“水”》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此刻學生的腦海里便會浮現(xiàn)出一幅畫面,仿佛置身于漓江,漓江“水”的樣貌盡在眼前。當教師描繪完情境后,可以播放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讓學生充分融入教師所描繪的情境中,再次詢問學生漓江“水”的特點,學生便會立刻回答出“清、凈、綠”。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更能提高其閱讀水平。[1]
二、巧用信息技術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是關鍵。教師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般都是通過提問的方式,直接指出教學重點難點。這樣一來,學生只需記憶重難點知識,這種填鴨式、機械化的教學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挖掘。針對于此,教師可以在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重難點知識,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2]
如,教師在《珍珠鳥》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于人與鳥和諧共處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受年齡因素的限制,教師在這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以“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為切入點,積極引導學生理解“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義。對于學生而言,對理解“信賴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與珍珠鳥構建相互信賴的原因和過程,激發(fā)其關愛動物、珍視生命的情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進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文章,突破教學重難點,促使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重視對詞句的理解
當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不能讓學生應付,草草讀完,而是要讓學生抓住文章的主干部分,進行文章內容的串聯(lián),這樣能夠使學生在這篇文章中有代入感,像親身體會一般,感悟文章內容中人物的成長經歷和心靈蛻變,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課文《一塊奶酪》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通篇的閱讀,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中小螞蟻從發(fā)現(xiàn)奶酪,到搬奶酪,以及搬奶酪過程中遇到的事情、思想變化以及結果進行大致的梳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fā)他們的思考,讓課堂保持活躍。可以要求學生對文中重要的關鍵詞進行摘要,來凸顯事件的變化過程,例如“搶著抬”“抬不起”等,從而讓學生從文中重要詞句中獲得信息,掌握課文的中心內容。最后引導學生對小螞蟻的行為進行評價,說說自己從小螞蟻的身上學到了什么品質,從而對他們的心靈實現(xiàn)積極的影響。
四、加大對實踐的重視
不論什么樣的課程,必然缺少不了一定的親身實踐活動,通過一定的實踐可以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理解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對所閱讀的文章內容的感受也能夠得到提升,從而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體會到閱讀所帶給自己的好處以及樂趣,并且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閱讀的語文課本。在課堂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把自己的內心所想進行表達,從而組織起一場情感交流的課程活動,幫助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以及運用能力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秋天的圖畫》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秋天的圖畫,并且將自己找到的秋天的圖畫進行自我感受,之后再讓同學們互相將自己所尋找到的秋天的圖畫進行分享。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秋天的圖畫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可以讓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能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調動學生的閱讀感悟,也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升華,更能在提升學生想象能力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穩(wěn)步提升。小學教師需要從興趣教學出發(fā),不斷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在掌握高效閱讀方式的同時,更好地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進而使學生能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何雄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關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0(1):143.
[2]馬彥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