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tǒng)接受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的階段,也是學生生理、心理、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語文學科是小學學習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有序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根本基礎。因此,教師在實際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有意識的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以此高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是切實幫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氣氛 具體策略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教育事業(yè)也適時對自身發(fā)展進程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以此充分適應現(xiàn)今社會對社會人才的各項要求。新課改的提出就是教育工作進步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切實指導具體教學工作開展實施的重要文件。在小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核心組織者,也是引導學生融入進學習活動中的關鍵人物。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對語文知識進行教授時,有意識的幫助提升教學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是促進其后續(xù)學習工作高效開展進行的重要辦法。[1]
一、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重要性
課堂是學生直接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關鍵根據(jù)地?;钴S的課堂氣氛能夠適時降低學生對于困難知識學習的畏懼和抵抗心理,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此達到高質量教學的目的。尤其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他們年齡段較小,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師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適當提升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參與融入進來,不僅能有效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也能推動教學活動有序開展進行。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其系列教學活動的引導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并以此夯實其科學文化基礎。課堂教學氛圍不僅僅與實際教學內容有關,還與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關。教師有機將語文學科教學特點和小學生發(fā)展特性進行結合,靈活的對教學模式進出創(chuàng)新改造,是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的重要辦法,也是有效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熱情的關鍵措施。[2]
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的具體策略
1.端正教學教學態(tài)度,提升其教學理念。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明確要求,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喜愛之情,并適時對其人文素養(yǎng)、思想水平、道德品質和審美情趣進行提升,以此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更適應于現(xiàn)今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對于學生后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對自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改革進步,在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的同時促進其高效有序的開展學習活動。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教師大多數(shù)自詡課堂領導地位,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沒有切身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導致學生無法高效融入課堂。教師只有在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科學合理的端正教學態(tài)度,改進教學理念,才能創(chuàng)設出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進而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過分嚴肅,使得學生心生畏懼,也就無法與教師產生心靈上的溝通交流。教師急于追求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感,想要以此震懾住小學生貪玩的心理并帶動其參與學習,但這樣往往適得其反。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甚至加重了小學生對于學習的抵觸心理。[3]
例如,教師可以循序漸進的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更新,一改以往嚴肅的教學風格,充滿歡笑的去授課,逐漸攻破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阻隔,建立起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橋梁。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威嚴并不是建立在嚴厲管教之下的,而是讓學生在與教師構建起良好親切的溝通關系基礎上打心底對老師的教學工作產生敬畏之情,這才能切實對其學習起督促管理作用。因此,教師通過端正自身教學態(tài)度,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來推動積極向上課堂氛圍的營造,是實際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辦法。
2.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趣味學習氛圍。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教育行業(yè)也適時引進了系列先進教學設備,以此高效推動教學工作發(fā)展進步。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引入,適時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內容,有效突破了教材的約束,幫助拓展學生的知識涉獵范圍。由于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聲像結合的特點,能直觀形象的將枯燥知識趣味化展現(xiàn),以此適應小學生的好奇心發(fā)展,集中其注意力,高效推動后續(xù)學習活動進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聲響和動態(tài)圖像,科學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讓學生產生聲臨其境的感受,進而起到提升課堂教學氣氛的作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貪玩好動和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充分滿足小學生的各項發(fā)展需求,通過立體聲音環(huán)繞和直觀影像展現(xiàn),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課堂的教學氣氛,進而鼓舞和激勵其學習動力集中發(fā)展,緊跟教學上課節(jié)奏。教師在引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時,還應適時利用實物教具,根據(jù)不同課文的不同教學重點,化抽象文字內容為具體物體,引導學生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等語文學習能力
發(fā)展。[4]
例如,教師在對《守株待兔》這篇課文進行講解時,可以在課前播放相關的動畫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該篇課文描述的情境及主要內容。趣味伴奏的響起,生動畫面的展現(xiàn),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歡快的氣氛,讓學生能夠融入其中,以此更加深刻的感受課文內涵。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由于影片的吸引深深嵌入課堂氛圍中,使其更加主動積極的聽講。感官的吸引和氛圍的感受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有效幫助提高實際教學質量和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是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高的關鍵,也是促進小學生夯實自身語文學習基礎的重要措施。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對課堂教學氣氛進行提升時,應適時根據(jù)學科特點及教學環(huán)境特征,靈活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研究,做到及時總結,科學創(chuàng)新,以此高效增強學生綜合發(fā)展實力。
參考文獻
[1]潘瑤倩.基于深度學習的思維提升策略的研究——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例[J].才智,2020(07):113.
[2]謝景琤.語文情懷增內化“四真”策略促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淺析[J].新教師,2020(01):55-56.
[3]劉正忠.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課堂氣氛的三種策略[J].學周刊,2020(02):78.
[4]辛麗霞,段文君.探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