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明娟
摘 要: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學生合唱能力無法提高未必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合唱技巧,而是因為欣賞能力和學習興趣不足。教師要采用各種方法輔助學生展開合唱,提升合唱學習的有效性。鼓勵學生積極傾聽,應用樂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相互點評,提升鑒賞能力,采用多元暗示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這些方法都能提升學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合唱能力
當前教育領域對于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音樂課程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與方式,合唱是音樂課程的重要內容,而在當前小學音樂教育領域,卻存在忽視合唱教學的問題,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yǎng)發(fā)展也會因此而受到限制。針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有助于促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yǎng)發(fā)展。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
(一)忽視合唱教學的重要性
由于學生在音樂天賦以及音樂能力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很多教師便會認為合唱教學具有較大的難度,難以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相對統(tǒng)一的教學活動,因而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以獨唱或者集體教學為主,卻沒有按照聲部進行合唱教學,忽視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從表面上看,此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教學難度,但是從教學效能方面來看,學生缺乏合唱學習和訓練,會減少學生對于合唱方式的認知,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
(二)學校缺乏對于音樂課程的重要性認識
雖然教育領域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明顯提升,但是在學校的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很多學校依然存在缺乏對于音樂課程重要性認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音樂課程常被其他學科占用,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科教學任務有明確要求,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很多學科在既定課時內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特別在期末階段復習任務加重,音樂課便成為其他學科完成教學任務的可占用資源,音樂課程被占用成為學科教學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其二,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存在直接關系,而很多學校的音樂教師都存在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的現實問題,部分學生有獨唱或者合唱方面的學習興趣,都需要通過報課外輔導班的方式進行學習,而學校的音樂課程教學水平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這些問題都能夠體現出學校對于音樂課程教學缺乏重要性認識,因而限制音樂課程教學質量。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設定教學常規(guī)以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常規(guī)是教師進行教學準備以及學生進行學習準備的重要基礎,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需要根據學生的音色、發(fā)聲特點進行明確的聲部劃分,并設定多聲部訓練位主要教學內容及模式為教學常規(guī),使學生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得以明確,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合唱技巧教學。如進行《國旗國旗真美麗》一課的教學時,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多個聲部合唱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兩個聲部,既能夠降低學習和訓練難度,又能夠體現合唱教學和訓練的特色。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先向學生闡述教學常規(guī),可以幫助低年級小學生了解該如何進行合唱學習,學生通過聲部劃分知道自己應當在哪些部分歌唱、哪些部分和聲,課堂教學有效性也會隨之提高。
(二)進行有效的教學秩序管理
由于學生在集體性學習活動中常會表現出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特別是對于合唱訓練活動而言,很多學生會出現過于活躍的情緒和行為,在合唱或者表情管理方面便會出現問題,因而教師在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還需要進行必要的教學秩序管理,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如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指導學生該如何在興奮的狀態(tài)下控制自己的呼吸、如何進行表情管理、如何進行有效的聲音控制、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處于相對輕松的狀態(tài)等,教師還可以應用隊形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調整狀態(tài),使學生能夠進行更高水平的合唱。
(三)重視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僅通過合唱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難免會使學生感覺訓練過程枯燥而乏味,參與訓練過程的積極性大幅降低,影響教學效率。教師應當重視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給予學生形成新穎的學習體驗,如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方式向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小學生合唱作品,優(yōu)美的旋律、整齊的畫面,都會強化學生對于合唱學習的主觀感受,優(yōu)秀作品也會觸動學生強化訓練的積極性,從而實現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意識的教育作用。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專業(yè)合唱團體進行觀摩,讓學生了解專業(yè)合唱團是如何進行合唱訓練,培育學生進行合唱學習和訓練的情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合唱比賽活動,通過競賽機制的融入,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觸動學生進行積極開展合唱訓練的積極性,以促進教學效能的提高。
(四)教師需要持續(xù)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由于學校在師資培訓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教師需要重視通過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網絡渠道能夠為教師的專業(yè)學習提供多樣化素材,教師要具有自我提高的自覺性,有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應素材的學習,并能夠將相應的學習內容轉化為教學技能,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同時教師還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雖然當前小學教育領域存在音樂教育邊緣化的現實情況,音樂教師自身需要扭轉教育觀念,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作為關注點,堅定音樂課程教育的重要性,根據每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形成系統(tǒng)性方案,保證合唱教學和訓練的持續(xù)性,從而循序漸進提高美術課程教學效能。
結語
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存在忽視合唱教學的重要性的現實問題,由于學校的教育現狀也導致小學音樂課程教育的邊緣化。教師可以通過設定教學常規(guī)以提高教學效率、進行有效的教學秩序管理、重視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唱習慣、持續(xù)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等途徑和策略,不斷提高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以促進學生合唱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燕.聲樂律動,心隨我動——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2]廖慶紅.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戲劇之家,2020(02).
[3]鞠麗麗.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樂,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