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學校教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語文并非是積累文學常識、生活知識的基本途徑,更是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作文指導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占據(jù)著極大的比重,教師必須肩負起教好作文,讓學生寫好作文的重任。但在現(xiàn)實情況中,很多教師卻掣肘于諸多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的客觀因素,導致教學工作難以深入推進,收效甚微。那么,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工作解決這一問題,提升教學效率,發(fā)展教學效果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并根據(jù)個人教學經(jīng)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小學學校按照年齡與學年,把教育工作分成了三個階段,即小學低、中、高三個階段。五年級是小學高段的第一個學年,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為今后作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一年,也是學生逐漸適應作文學習由小學低段、中段的練筆、習作轉向帶有一定目的性的創(chuàng)作。鑒于此,教師必須重視作為教學,在課堂上,通過傳授寫作手法、抓好寫作立意、吸收寫作素材三種方法,去幫助學生由言之有文向言之有魂過渡。
一、傳授寫作手法,言之有文
掌握好的寫作手法,對于寫作而言,能夠起到錦上添花,如虎添翼的效果。同時,是否掌握好的寫作手法,也是決定學生是否能夠?qū)懗鲆黄米魑牡闹匾蛩?。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作文課堂中,教師慣用的教學手法,僅有“分析范文,模仿練習”這一種,單調(diào)、枯燥、乏味的寫作訓練導致學生本就不高的寫作興趣進一步下降,抵觸情緒也逐漸抬頭,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策略,轉變教學方法,教學側重點放在寫作手法的指導上,同時注重課堂的趣味性,進而讓學生因自己能夠?qū)懗雠c范文一樣的好詞好句而產(chǎn)生成就感。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范文的文本分析必不可少。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文本,用趣味性更強而不失專業(yè)性的語言,去引導學生逐漸學會分辨一篇文章的優(yōu)劣,要求學生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翻譯出來,通過對比的教學手法去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以課文《白鷺》中“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為范例,教師可以把句子改變?yōu)椋骸霸匍L一點太長,再短一點太短,再素一點太白,再黛一點太黑”,讓學生品味兩句話之中的不同之處,從而感受好的寫作手法為文章帶來的優(yōu)勢,進而有意識的學習這種寫作手法,產(chǎn)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抓好寫作立意,言之有意
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作立意必須準確。在試卷作文評分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成績,都是因為作文立意不正確,導致跑題。一旦跑題,即是寫作技巧再好,也是答非所問,皆為徒勞。因此,教師必須教會學生怎樣去抓住作文題目立意。
例如,在指導學生命題作文寫作時,為學生命題《難忘的往事》。在回收的學生作文之中,只抓住了“往事”,而忽略“難忘”這一關鍵詞,在文章中用大量的筆墨,用流水賬式的行文記錄一件往事,并未突出“難忘”這一關鍵點,導致全文幾無重點,屬于非常明顯的跑題。實際上,“難忘”作為“往事”的修飾詞,才是真正的關鍵點,應當讓學生知道,在文章中記錄“往事”時,應當突出其“難忘”的屬性,講清楚為什么“難忘”,如何“難忘”。只有如此,才能學生真正的學會抓住立意。
同理,在半命題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逐字逐句的分析材料與半命題的“題眼”,經(jīng)過推敲,掌握作文的重點。通常來說,半命題作文會對要寫的事物進行一定限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半命題作文《我所喜歡的 ? ? ? ?》,在這一題目中,“最喜歡”是作文的題眼,修飾后面的空白部分,限制了學生對所寫事物的情感。也就是說,學生在著筆寫作時,對待所寫事物的情感應當是充滿喜愛,充滿興趣的。若學生忽略了這一限制,文章便會跑題。
三、吸收寫作素材,言之有魂
寫作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重要方法,是生活在精神層面的升華。縱觀古今中外文學名家的大作,借助現(xiàn)實生活反思社會現(xiàn)象、通過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情感的作品不再少數(shù)。鑒于此,教師想要進一步提升寫作教學的成效,就需要抓住寫作的生活屬性,讓學生的作文回歸生活,表現(xiàn)生活。
在教學的過程中,相信每一名教師都遇到過相似的問題。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思維定式化非常嚴重,只會編造“典型案例”去表達。比如,在寫人物作文時,每次提到父親,總是寫父親嚴厲,在我犯錯時狠狠批評“我”;寫到母親,總是寫母親半夜帶“我”去醫(yī)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學生留心現(xiàn)實生活中的趣人趣事,并獨立思考其中的因果關系,從而構思出一個更加立體、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記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完整的事件。
總而言之,教師要教好作文,就需要勤懇耕耘,不斷探索,抓住學生現(xiàn)階段所存在的問題,選擇更加恰當?shù)慕虒W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廣杰.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22):232-233.
[3]李欣偉.小學語文中高年級作文教學探析[J].華夏教師,2018(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