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喜花
摘要:在中國,漢語是通用的語言,是所有知識的基礎(chǔ)。在教育方面,語文同樣是其他科目的基礎(chǔ)。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養(yǎng)成的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是做好其他科目練習題的必要條件。而在語文教學中,識字又是最基礎(chǔ)的部分。任何一個不能識別題目中所有漢字的學生都不可能獲得好成績。因此,加強識字教學十分重要。教師應采取高效、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9-0290-01
對小學生而言,識字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他們的語文水平,并對其他科目也有重大的影響。在過去,我國的小學識字教育一直過于看重教師的傳授過程,卻對學生的吸收、理解缺乏重視,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向?qū)W生灌輸大量知識,意圖讓他們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增加識字量。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收效甚微,且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興趣的發(fā)掘毫無幫助。因此,學校應當對此進行改革,在小學識字教學中引進更具趣味性的情境化課堂。
1?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
1.1識字教學方法呈現(xiàn)單一化。在傳統(tǒng)的漢字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將所學的漢字列于黑板之上,然后安排學生進行模仿和練習,從而叮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模式十分單一,所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較為薄弱,并不能夠保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zhì)量。
1.2對學生識字情況缺乏合理評價。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聽寫的方式來對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進行檢驗,通過正確率的高低判斷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掌握所教學的內(nèi)容。對于漢字掌握不牢固的情況,教師常常通過反復聽寫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的練習,這種識字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這對于學生正確掌握漢字來講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在當前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實際情況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并不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1.3學生學習漢字興趣較弱。對于學生學習來講,主要的內(nèi)容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而現(xiàn)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以填鴨式教學的模式來開展識字教學,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導致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佳,學生甚至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抵觸情緒,大部分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注意學生寫字的正確率,并不能夠正確對待學生的學習情況。
2?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的方法
2.1通過創(chuàng)設文化情境保證學生文字感知能力提高。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注重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保證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而在漢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意識到漢字的數(shù)量較為龐大,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度相對較大,但是漢字卻有一定的文化規(guī)律蘊含在其中,因此我們可以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guān)的文化情境來保證學生識字學習的效果。在講解漢字偏旁的過程中,兩點水或三點水這種情況非常常見,但是學生能夠認識偏旁部首,卻不能夠明白其中所包含的含義,所以教師可以對這些部首來進行解釋。
2.2組織學生表演話劇、情景劇。課堂是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重要場所。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能少走很多彎路。教師要學會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來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學到豐富的詞匯并鞏固記憶。小學課本中有許多趣味性較強的敘事性課文,很適合改編或續(xù)寫延伸,以及創(chuàng)作劇本。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對學生極具吸引力的課文,組織學生共同出謀劃策,在課文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劇本。在完成劇本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認識更多的字、詞,并學到組織語言的方法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在表演時,他們又可以在對應的語境中練習口語,加深印象,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3以圖畫和動作輔助教學。很多時候,學生在學習一些名詞和動詞時,由于沒有見過實例,會難以理解,無法真正掌握,只能死記硬背。教師可以用情境化課堂為他們實際展示這些動作和物品,除了簡單地呈現(xiàn)圖畫外,還可以用趣味游戲的方式。例如,制作一些卡片,正面涂上不同的顏色,反面寫一些動作的名稱,讓學生抽取卡片并做出對應的動作。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產(chǎn)生較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這些詞匯。
2.4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在識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比賽,學生可以講解自己所記憶過的所有成語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共享故事內(nèi)容從而加強這次記憶,比如有學生會講亡羊補牢或者是刻舟求劍等相關(guān)故事,因此在學生描述過程中,我們要使學生加強對漢字的記憶。除此之外,要是可以在班級內(nèi)開展相關(guān)的漢字類比賽,讓學生對自己記憶的漢字進行展示,從而挖掘?qū)W生認識漢字的潛力。我們要讓學生回答相關(guān)顏色的漢字,只有在這些漢字具有較為基礎(chǔ)的情況下,才能夠使學生進一步總結(jié)記憶,體會到我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總結(jié):情境化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能力、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是新課改的必經(jīng)之路。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傳統(tǒng)的模式來進行探究,加強識字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效果,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為學習其他知識奠定良好的漢字基礎(chǔ)。廣大教師將其應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定能為學生增添學習樂趣,使他們發(fā)現(xiàn)語文的魅力,樂于學習,并為其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盧高.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漢字文化,2020(15):101-102.
[2]孟群.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09.
[3]蘆瑞祥.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J].才智,2020(1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