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兒童醫(yī)院(475000)劉曉晨 雷彥彥
早產低體質量兒是指出生體重<2500g、28周<胎齡<37周的活產兒,由于胃腸功能、體溫調節(jié)功能等未發(fā)育完全,易發(fā)生經口喂養(yǎng)困難、體重下降、硬腫癥等,具有較高病死率[1]。本研究選取我院早產低體質量兒98例,旨在探討水床式“鳥巢”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早產低體質量兒98例(2017年4月~2019年4月),依照入院時間分為研究組(n=49)、對照組(n=49)。對照組男26例,女23例,胎齡29~36周,平均胎齡(32.15±1.22)周;新生兒Apgar評分7~10分,平均Apgar評分(8.59±0.34)分。研究組男25例,女24例,胎齡29~36周,平均胎齡(31.98±1.25)周;新生兒Apgar評分7~10分,平均Apgar評分(8.47±0.36)分;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且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于早產兒出生后兩組均給予相同型號暖箱,根據(jù)早產兒體質量、胎齡適當調節(jié)暖箱溫度。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將早產兒裸體或穿單衣放入暖箱內,每2~3h更換體位1次,頸下墊水枕,避免頸部屈曲。研究組給予水床式“鳥巢”護理模式,將純棉布包被對角折疊,卷曲至長條狀,圍成橢圓形似鳥巢,選取波紋式水墊放置于鳥巢底層;將水床式“鳥巢”放置于暖箱,預先加熱至33°~34°后放入早產低體質量兒,調整至舒適體位,使其四肢、頭部均可觸碰“鳥巢”壁,覆蓋棉布包裹,抬高床頭20°~30°,每2~3h更換體位1次。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出生體質量、干預1周、2周后體質量情況。②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硬腫癥、呼吸暫停、窒息、皮膚破潰)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患兒體質量情況比較(,g)
附表 兩組患兒體質量情況比較(,g)
組別 例數(shù) 出生體質量 干預1周后體質量 干預2周后體質量研究組 49 1983.14±157.26 1934.12±144.39 2188.41±167.59對照組 49 1980.11±159.33 1863.44±159.40 2009.15±161.19 t 0.095 3.179 5.397 P 0.925 0.002 <0.001
2.1 體質量情況 兩組出生體質量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1周、2周后研究組體質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研究組發(fā)生硬腫癥1例、呼吸暫停2例、皮膚破潰1例;對照組發(fā)生硬腫癥2例、呼吸暫停7例、皮膚破潰2例、窒息1例;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16%(4/49)低于對照組24.49%(12/4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81,P=0.029)。
早產低體質量兒各器官尚未發(fā)育成熟,易發(fā)生喂養(yǎng)困難、體質量不增、營養(yǎng)缺乏等,影響早產低體質量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臨床應采取適當護理干預措施,以促進早產低體質量兒生長發(fā)育,提高其存活率。水床式“鳥巢”護理模式通過模擬子宮環(huán)境,局限早產兒活動范圍,早產兒可感到邊界感及安全感,有助于消除早產兒緊張情緒,降低其陌生感[2]。由本研究結果可知,干預1周、2周后研究組體質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水床式“鳥巢”護理模式應用于早產低體質量兒中,可促進其體質量增長。原因在于,水床式“鳥巢”護理模式可促進早產低體質量兒與子宮內保持相同姿勢,有助于穩(wěn)定其肢體及生理活動,減少機能消化,進而增加早產低體質量兒體質量。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原因在于,水床式“鳥巢”底部水墊床可于早產低體質量兒活動時產生水振動,促進其呼吸系統(tǒng)興奮,誘導早產低體質量兒進行自主呼吸,減少呼吸暫停、窒息發(fā)生率;同時水振動可對早產低體質量兒產生按摩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避免硬腫癥發(fā)生;此外,水床式“鳥巢”可避免早產低體質量兒四肢活動時與保暖箱邊緣發(fā)生皮膚碰撞、擠傷,減少皮膚破潰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水床式“鳥巢”護理模式應用于早產低體質量兒中,有助于增加體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