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
【摘要】目的:探析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本研究觀察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0月,按照奇偶分組法將其分成2組,即對照組(n=48例)及觀察組(n=48例),予以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的出診、急救、入院時間情況。結果:觀察組出診、急救與入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顯著,可縮短出診、急救與入院時間,對患者病情的康復十分有利,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個性化護理;院前急診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161-01
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機制為血動脈中形成粥樣化斑塊,使得血流不暢血供急劇下降,誘發(fā)心臟急性缺血壞死現(xiàn)象而導致[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表現(xiàn)有煩躁、氣急、胸部不適等癥狀,同時心絞痛持續(xù)時間較以往長[2]。在外發(fā)病患者接受急救措施進行救治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于院前急診護理中縮短急救時間意義重大,可提高急診效率。本文主要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其院前急診護理中分別予以常規(guī)護理以及個性化護理,并對護理效果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于本院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將其按照奇偶分組法分成對照組(n=48例)與觀察組(n=48例)。
對照組:年齡39-78歲,平均(58.64±3.16)歲;男性、女性患者占比26:22;心肌梗死部位:前壁13例,前間壁12例,高側壁11例,下壁12例。
觀察組:年齡40-78歲,平均(59.22±3.10)歲;男性、女性患者占比28:20;心肌梗死部位:前壁12例,前間壁13例,高側壁10例,下壁13例。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診斷標準;②初次發(fā)病;③發(fā)病時間≤3h;④經(jīng)醫(yī)學倫理研究委員會審批;⑤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②治療依從性較差者;③藥物、手術禁忌癥者。
組間一般資料對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對照組行吸氧、建立靜脈通道、鎮(zhèn)痛等常規(guī)護理,并對其血壓、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
觀察組行個性化護理,內容如下:①院前急救指導、現(xiàn)場護理:接到急救電話后,護理人員需在3min內接診,同時視頻聯(lián)系患者家屬或周邊人群,指導其基礎急救措施,如實描述患者發(fā)病因素、癥狀等情況,醫(yī)護人員可采取針對性急救方案。保證15min左右到現(xiàn)場,醫(yī)護人員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安撫,緩解其緊張情緒;采用急救藥物予以處理。對患者行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測定血氧飽和度、心電圖檢查等措施同時迅速對其心梗三聯(lián)進行監(jiān)測,把相關數(shù)據(jù)傳至院內胸痛中心值班室,使得院內急救小組可根據(jù)數(shù)據(jù)準備治療藥物。②轉運護理:運途中需注意動作輕柔平穩(wěn),并不間斷的行基礎生命支持。急診搶救室人員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對患者病情作快速評估,并開啟綠色通道準備院內接診。③急診接診護理:到達醫(yī)院后將患者立即送至搶救室,檢測各項指標,確診患者病情,并采取治療措施進行救治。④家屬健康宣教:將相關疾病知識講解給患者及其家屬,并告知手術流程、作用,盡量消除其顧慮,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通知家屬準備術后住院事宜,并關心、陪伴患者,以免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影響治療工作的進行。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的出診、急救、入院時間情況,并進行對比。
1.4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spss22.0軟件統(tǒng)計學處理文中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t檢驗(x±s)表示。P<0.05代表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組間出診、急救、入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出診時間為(51.23±5.47)s,急救時間為(24.96±3.32)min,入院時間為(2.26±0.58)h;
對照組出診時間為(76.36±5.22)s,急救時間為(39.07±3.59)min,入院時間為(3.82±0.66)h。
觀察組出診、急救與入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
3討論
個性化護理對患者個體差異較為重視,目的在于滿足多元需求,根據(jù)患者病況制定以人為本的針對性護理方案[3]。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發(fā)病急驟的特點,及時予以行急救措施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利于改善預后[4-5]。本次研究主要對選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措施,通過對患者施行院前急救指導及現(xiàn)場護理、轉運護理、急診接診護理與家屬健康宣教等護理措施,可大大縮短出診、急救與入院時間,急診效率大大提高,取得的結果比較滿意。
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出診、急救與入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此結果說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措施效果更顯著,大大縮短了急診所用時間,提高急診效率,研究可行。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效果較顯著,可節(jié)省出診、急救與入院時間,提高急診效率,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關錦連,林國英.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28):187.
[2]劉春紅.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4):228-229.
[3]孫興鳳.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5):261-262.
[4]張冰.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25):3234-3235,3236.
[5]葉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