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峰
摘 要:經(jīng)過教研部的考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如今課堂教學的質量并不高,有很多方面并不符合現(xiàn)如今的教育主流。比如教育理念不夠鮮明,教師的教育教導方式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等等,所以作為一名學科教師,應該掌握很多課堂教學所需要的教育技巧,同時也需要有自身的經(jīng)驗在內,所以教師的教學質量就要有很大的提升才能帶動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體系;有效策略
在現(xiàn)如今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化學相關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要在課堂中將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貫徹到底,教學行為也應該和化學相關思想貼切,讓學生養(yǎng)成化學相關的思維網(wǎng)和知識網(wǎng)。那么接下來淺談一下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構成和特點。
1 關于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化學即是將物質細小化,看構成物質的原子和分子,探索原子分子的特點的它們之間的轉化。那么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就是讓學生構建化學相關的知識網(wǎng),熟練掌握原子分子物質的構成和變化,養(yǎng)成良好的綜合素質。
2 如何構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
多給學生自己思考的機會,基礎知識是熟能生巧的過程,沒有練習自然是很難掌握,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意重心和方法。要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整個過程都是很有趣的,一旦有了好的結果,學生也會大獲自信,有很大的成就感。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將課堂變得有趣味,著重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
也不能忽略學困生,學困生就是學習程度不太好,學習過程中會有些許困難的學生,這種學生是在每一個科目都存在有的。而化學充滿理性思維,又有文科的知識量。如果程度不好的同學甚至會認為非??菰铮缓箝_始逃避化學?;瘜W教育如果基礎沒有打牢固,那么后期的學習是很困難的,所以教師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轉化學困生。
2.1將課堂方式多樣化,增添學生的學習趣味
全程動腦的課堂才是活躍的課堂,只有淡化教學形式主義才能讓學生回歸課堂主體,但這又講究教師的課堂展示方式,看能不能吸引到學生。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發(fā)散思維,私下里多多去了解學生喜歡什么樣形式的課堂,然后將自己的課堂也給多樣化,增添一些學生喜歡的元素。這就說明教師要在自己備課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只有課堂的形式吸引學生了,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課堂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才能體會到化學學科帶來的樂趣以及它的實用性。
那么教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新內容的教學,這樣子也可以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一些能力,比如:合作能力、競爭能力等等,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比如元素周期表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式的方法讓同學們反復記憶,寫在黑板上分兩組,看誰回答的比較準確??偟膩碚f就是在興趣中教會學生有效的知識內容,讓整個課堂變得不枯燥,反而很有趣味。如果學生走了彎路那么教師應該給與合理的引導,既要引導學生回歸正確的思路,還要學生繼續(xù)自主思考。在驗證完畢后,教師還要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反思,然后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交流的同時,學生們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甚至是交流彼此之間創(chuàng)新的差異,這樣多樣化的課堂就很順應主流了。
2.2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的養(yǎng)成對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才更加重要,學生應該多多思考,自主思考,這樣才能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該一改往日里自己掌控全局為學生灌輸知識的做法,重視學生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們在平日課堂上自主思考。歷來學習知識都需要由淺及深,從概念入手再掌握解題技巧,如果化學的基礎沒有打牢固,那么后期的學習是很困難的,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盡力用有效策略使自己的課堂充滿創(chuàng)新,在信息化時代就要貼合時代進行改變。
現(xiàn)如今創(chuàng)新意識已經(jīng)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必要精神條件,與此同時,為了國家未來棟梁的發(fā)展,我國教育部也進行改革,要防止新時代的成員脫軌。在化學學習過程中,解題技巧和概念基礎固然重要,但現(xiàn)在學生面對化學是用了一種錯誤的態(tài)度,認為只要學會解題就好了,其實并不是這樣,創(chuàng)新精神是我國現(xiàn)在著重對待的一點,因此教育部的改革也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指導教師應該從課堂入手去改變現(xiàn)狀。
任何學科的創(chuàng)新型問題教學都是希望學生培養(yǎng)出與學科相關的思維。開放性問題也就是創(chuàng)新型問題可以發(fā)散學生的固定思維,讓學生多多動腦,去探索一些新的答案。因此創(chuàng)新型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學生需要通過自己以往學習到的知識來“編織”自己的那張學科知識網(wǎng),之后遇到問題需要用知識網(wǎng)的內容來考慮問題。因為用知識網(wǎng)思考問題支持學生從不同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例如在實驗過程中一些突發(fā)情況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問題每位同學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教師也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能夠及時找到學生答案中的不足和優(yōu)點,及時反饋給學生。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整個思考的過程了,才能夠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備課過程中創(chuàng)新型問題也是很有必要的。
2.3設置有效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
教師在進行新的內容教學時,要考慮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只有在動腦筋的時候才不會有心思去想一些別的問題。因此教師也要設置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有效問題,課堂提問是學習過程中最直截了當?shù)臋z查互動方式。西方教育與我們不同的就是我們總是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是學生一味地接收,是否是真正的接受了這些知識教師也不得而知。因此課堂上有效的提問是很有必要的。教師不要堅持于自己以往的教學模式:講解—示范—學生模仿,這個過程是學習的過程但不是有效的學習過程。
教師應該格外注意自己的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引導思考的方法,讓學生們自主探索,獨立嘗試一些新實驗。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同學們在商量中探索,培養(yǎng)合作能力的同時,小組內可以優(yōu)先取長補短。在小組內有不同的意見的時候,可以先自主尋找一下意見不同的原因,然后找出問題所在,但是如果是探索性問題,就相互吸收一下不同看法之間的亮點。學生往往對自己新接觸的東西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自由討論也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
很多教師喜歡得到學生的回應,但是僅限于“同學們明白了嗎”,“同學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問題知道嗎”,“大家說是不是呀”等等,這種空泛式的問答其實很沒有營養(yǎng),教師只是圖一個學生的答案,學生只是反饋給教師一個心理安慰。因此教師應該避免這種無效問答,雖然學生們的異口同聲聽起來很舒適,但是跟風性太強,所以問題質量有待提高。
很多教師是采用了錯誤的選擇性教學,因為他們認為有的學生反正也不學習,講了也是白講,因此他們會把注意力只放在學習程度好的同學身上。要知道每一位同學都有學習的權力,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同學的課堂主體權,所以這種有選擇性的、小范圍性的教學提問一定是不能采用的。教師應該借助程度好的同學來調動程度不好的同學的積極性,調動課堂的整體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課堂的參與感。這就需要教師注意自己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了。在學生并沒有準備的時候提問,結果必定是讓人不滿意的,因此教師應該有觀察學生表現(xiàn)的能力。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并沒有那種想法,那么教師就要停止下來再進行一下知識引導,指導學生掌握整體知識。還有教師要記得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不要只走了一個過場,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將學生教會,讓學生掌握知識,編織屬于自己的知識網(wǎng),培養(yǎng)學科相關的思維能力,因此要留足夠的思考時間給學生們。
2.4 備課時注意與生活相聯(lián)系
教師完全可以將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不論何時何地,對學生的知識教育都必須緊抓,而除過知識教育,教師也要注意教育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思想教育必須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思想決定了學生以后的行事準則和處理辦法,甚至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改變。學生貼合教學大綱有情感共鳴,但是每個人眼里又有不一樣的看法,教師不是要消除差距,而是要保證差距不是偏離正軌的,這就是教師的作用,尊重差異,保護差異,監(jiān)督差異。
2.5 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現(xiàn)在的時代一直在變化在進步,孩子們的心智也會隨之慢慢的變成熟,變得個性凸顯,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解。那么教師作為課堂的核心,肩負引導著學生的心智品德發(fā)展的責任,那么教師更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使學生健康發(fā)展。但是這些工作的前提是教師和學生有良好的關系,只有師生關系比較親近,教師才能了解到學生對于課堂的想法,才能共同努力讓課堂充滿趣味,讓課堂變成高質量課堂,這就是大家共同奮斗的目標。這也是考查教師耐心程度的過程,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應該多多幫助學生,教師本來就給學生一種嚴肅的感覺,學生對教師都是報以敬畏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應該軟化自己的語氣,不要太過于嚴肅。而且教師要給學生一種課堂很輕松的感覺,就算遇到了問題也是正常的,也不會受到老師的批評,相反還會因為發(fā)現(xiàn)問題而受到老師的鼓勵,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教學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自己的語氣和所用到的詞句?,F(xiàn)在的學生個性凸顯,教師如果有不耐煩的態(tài)度或者是挖苦學生,這些做法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應該有良好的素質,多多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間多多信任。學生畢竟是學生,對教師有一定的依賴性,所以這個時候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培養(yǎng)關系的好時機。
而且教師本來就給學生一種嚴肅的感覺,學生對教師都是報以敬畏的態(tài)度,而且提問有時學生們最怕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該軟化自己的語氣,不要太過于嚴肅。如果教師給了學生一種“兇巴巴”的感覺,那一定是挫敗了學生想要回答問題的勇氣。而且教師要給學生一種課堂很輕松的感覺,讓學生認為回答錯了也沒有關系,回答錯了也不會受到批評。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有效提問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自己的提問語氣和提問所用到的詞句。
3 結束語
高中化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注意整體的教育教學方法,讓整個課堂變得氣氛高漲且有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完成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方法,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fā)揮,時刻遵循著化學的核心素質體系。
參考文獻:
[1]田達奎.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13):43-44.
[2]饒慧伶,王鋒,胡志剛.對我國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研究的梳理與淺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11):56-60.
[3]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汪阿戀.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4):9-12.
[4]周業(yè)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