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摘 要:語文作為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在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塑造高尚人格和提升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诖?,本文以小學高段語文課程為例,探究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如此重要但也陷入了教學困境中,如教師跟不上改革進度,阻礙了學生前進;學生學習興致不足,缺少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抗壓性差,一旦遇到困難不是尋求外界的幫助就是干脆放棄,缺乏韌性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擺脫語文教學困境,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緊跟改革浪潮,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雖然退居“二線”,但作用不可小覷。因此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學習重難點知識;只有在教師的組織下,課堂秩序才能維護;也只有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學生才能端正態(tài)度,好好聽講,不斷進步。但是如果教師只是關注于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而忽視自身的進步,最終會成為學生前進的“絆腳石”,危害學生的一生?;诖?,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關注學生成長的同時還要將注意力分散到自己身上,力圖實現(xiàn)師生協(xié)同成長。
在學習《古人談讀書》這篇文言文時,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能理解詞義,讀懂課文內容,感知文章情感和思想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盡管筆者已經在導入活動和課堂教學活動中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生們還沒有完成教學任務。見此情景,筆者既沒有強迫學生識記標準答案,加快教學進度;也沒有回避問題,降低教學目標,而是引入了當下較為流行的情境教學模式,如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加強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印象;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了學生對古人讀書方法和讀書態(tài)度的思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試圖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生活中。其實,情境教學模式能夠用于課堂實踐活動中是因為筆者在課余時間主動參與了一些教學培訓活動,與前輩和專家交流了教學經驗;也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更是研讀新課改標準,跟進教師同仁們最新的研究動態(tài)的結果。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不成為學生前進的“絆腳石”,主動利用課下時間更新了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或者參加培訓課程或者研讀新課改標準或是響應學生要求,總而言之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直指教學困境,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前進的內驅力,是學好語文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成為了筆者關注的教學重點之一。當然,要想做好這一工作,首先要探明學生喪失語文學習興趣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標本兼治。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探究后,筆者找到了一些原因,除了受到落后、單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的影響之外,語文課程難度逐年加大,特長班和電子娛樂設施的盛行擠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是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之一?;诖?,筆者根據(jù)這些原因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如下所示:
(一)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新穎的教學手段和觀念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讓學生重新燃起學習的欲望。如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游戲教學理念的踐行;單元目標教學模式的引入等,都能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引導學生前進。
(二)重視基礎知識,穩(wěn)步提升能力。語文課程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很多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經常遭遇學習困境,打擊學習自信心。其實,筆者認為只要學生能緊跟教學進度,夯實自身基礎,一定能完成新學期教學目標,實現(xiàn)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三)針對特長班和電子娛樂設施擠占課堂時間,分散學生注意力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看一看能不能找到學習和課余特長班之間的平衡點;而對于電子娛樂設施,筆者嚴禁學生在課堂時間使用,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沒收。
為了重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致,教師特意尋找到了學生喪失學習興致的原因并針對原因提出了幾個對應的策略,以期能對癥下藥,重新喚醒學生學習興趣。
三、加強抗壓訓練,培養(yǎng)學生堅韌品質
現(xiàn)在的學生倍受教師和家長的寵愛,沒有遭遇過什么挫折,因此一旦遇到問題或者壓力,學生就會產生焦慮心理,喪失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基于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加強學生抗壓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生堅韌的品質,促使他們敢于直視困難。
如,在背誦《長相思》這首詞時,很多學生遇到了困難,延誤了教學時間,受到了筆者的批評。教師的批評和自身的內疚感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了質疑,他們意志消沉,神情沮喪。見此情景,筆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與同學們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了解到大家沒有完成背誦任務的原因:原來是當堂背誦壓力太大,導致腦海一片空白。通過這件事筆者知道了學生們抗壓性差,容易產生焦慮。于是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筆者適當加大了教學的壓力:不僅要求學生能背誦,還要背寫;不僅布置識字教學任務,還邀請同學們加入到詩詞表演活動中;不僅與學生進行交談,還鼓勵他們質疑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自己的問題。筆者相信只要方法得當,同學們一定能養(yǎng)成堅韌的品質,良好的抗壓能力。
綜上,為了突破小學語文教學困境,筆者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重點之一;而加強學生抗壓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也是有效教學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俞春云.重過程育能力提素養(yǎng)——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方法淺議[J].教育革新,2016(03).
[2]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