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海鵬
摘 要:語文在初中階段的學校教育工作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等方面,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教師教好語文,并引導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很多學生不能夠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與熱情,導致教學工作難以高效的深入開展。那么,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策略以改變這一現狀,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根據個人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知識點繁雜,不容易形成知識系統(tǒng)。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語文知識瑣碎性特點的影響,產生了畏難心理,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效率不足,且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被逐漸消耗殆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想要更加高效的開展教學工作,需要開展趣味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基礎積累,夯實語文基礎;精選教學方法,干預學生學習過程三方面入手。
一、開展趣味教學,調動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行為的基礎動力來源,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想要距離打造高效課堂的目標更進一步,開展趣味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教學效果。但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語文課堂當中,大部分教師似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重視,一味的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單向的向學生進行知識輸出。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書面成績,但這種教學方式存在的過于單調的弊端會隨著教學的逐漸深入,對學生產生更強烈的心理暗示,讓學生認為語文的學習就是枯燥的機械重復過程,這種以犧牲學生學習興趣,換取書面成績提升的做法,實質上是“竭澤而漁”。
教師想要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前,教師通過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等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全方位的調動學生感官,并以此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壺口瀑布》一課的過程中,通過展示教師在課前搜集到的壺口瀑布的圖像資料、視頻資料,并結合經典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讓學生在欣賞這些教學要素的同時,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課文內容的欲望,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不僅如此,采用這種能夠調動學生感官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知識與現實事物之間構架起聯系的橋梁,促使學生產生共鳴,使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向上發(fā)展。
二、注重基礎積累,夯實語文基礎
任何教學活動都不能夠脫離基礎知識的積累。一旦脫離了基礎知識的積累過程,學生學習的過程便會變成空中樓閣,知識變成無源之水。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給予學生的學習興趣足夠的重視,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這座“大廈”的根基更加穩(wěn)固,為進一步開展高效教學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語文基礎知識較為瑣碎,難以將知識點連接成線,再由知識線拓展為知識面。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使得知識點能夠在教師的引導與串聯之下,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形成知識體系。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初中語文古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順序,將同朝代的詩歌作品放在一起,借鑒“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去感受同朝代的不同時期下,詩人的情感、詩歌的風格、詩歌的內容有哪些方面的區(qū)別與相似點,進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詩歌的特征有整體性的把握,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知識體系,幫助學生能夠快速的在腦海中調動知識,說道某一朝代,能夠馬上想到這一朝代的詩人與著名的詩歌作品。除此之外,在要求學生背誦時,要盡量避免“死記硬背”,而是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三、精選教學方法,干預學習過程
教師在課堂當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能夠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教學進度,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很強的干預作用。因此,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必須慎之又慎,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必須明確,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是教師在某一特定時期,為了滿足學生的某種特定需求而人為創(chuàng)造。因此,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相應的優(yōu)越性與局限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自身的教學需求。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具體學情有較為清晰的認識,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并以此為選擇教學方法的前提,去謀求教學方法的功效最大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更加積極的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開展更加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首先,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受到興趣的積極影響,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過程所抱有的態(tài)度產生轉變;其次,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逐漸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為更加深入的教學與學習打下基礎;最后,要精選教學方法,謀求教學方法功效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蘇銀.芻議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35):49.
[2]吳培祥.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