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晶
摘要:小學生年齡發(fā)育特點、學習習慣存在較為顯著差異,所以在教學課堂之上不能使用傳統(tǒng)教學形式來對學生進行一對多教學,這會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而分層教學模式的存在則能優(yōu)化這一現(xiàn)象,所以本文也就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分層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與理念,將其有效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之上能夠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fā)展需求。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之上,按照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來將學生劃分成為不同層次小組,然后就每個小組學習水平來選擇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有效促進不同小組學生能力與水平得到提升。在語文課堂上應用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均能夠在課堂上感知學習樂趣、獲得成功體驗,是一種十分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訴求的教學模式??墒?,要想真正將其價值有效發(fā)揮出來,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時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生分層
在應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合理分層是關鍵,而要想合理分層,教師一定要對班級學生形成全面了解和把握,了解不同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學習特點、認知能力以及思維差異,然后結(jié)合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來將學生劃分成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次學生是語文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語文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的學生構成;B層次學生則是語文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處在中等的學生構成,可是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C層次學生則是語文基礎知識與學習能力都較弱的學生構成,而且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足。在分層期間,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綜合考慮學生心理素質(zhì)、尊重學生自尊心,不以差生、優(yōu)等生等詞語來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此外,在分層期間還需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此來為之后分層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1]。
二、教學目標分層
在合理分層之后,語文教學活動的實施就可以結(jié)合不同層次學生需求來進行教學目標分層,畢竟不同層次學生智力發(fā)展水平、認知能力差異都十分明顯,所以在為學生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也應該要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發(fā)展需求來合理設計教學目標。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日月潭》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之上可以要求學生先閱讀課文,以此來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再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出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具體而言A層次學生可以設計如下目標:“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日月潭美麗的景色”;而B層次學生教學目標如下:“請同學們在完成閱讀之中分析其中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感受一下它的美?”;C層次學生教學目標則如下:“掌握文章生字、讀通句子。”這樣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夠在課堂之上獲得不一樣的閱讀成功體驗,有效發(fā)揮出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三、課堂教學分層
在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出不同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也需要考慮到學生層次性,然后基于此來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分層,以此來促進分層目標得以實現(xiàn)。還是以《日月潭》教學為例,教師在對A層次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考慮到學生認知能力、基礎知識掌握都良好,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組間對“文章在描寫日月潭的時候使用了哪些優(yōu)美的句子?作者想要借此來表述寫什么?”這一問題進行探討,這不僅能夠?qū)崿F(xiàn)教學目標,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而對于B層次學生,教師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分析、閱讀文章,聯(lián)系文章來為學生講解文章中心句以及中心思想,從而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C層次學生,在教學期間則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示出西沙群島的圖片、視頻,借此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學生自然會對文章生字形成良好把握與理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作業(yè)分層
作業(yè)是有效鞏固學生所學內(nèi)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教學分層的延伸與拓展,教師在完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還需要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出不一樣的作業(yè),通過作業(yè)分層來有效強化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把握,從而有效發(fā)揮出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還是以《日月潭》教學為例,教師在完成這一文章教學之后,即可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出不一樣的題型,其中,對于C層次學生教師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即可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來為學生設計一些最為基礎的生字練習題,通過這一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生字的記憶和理解;而對于B層次學生教師則可以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來要求學生仿寫文章之中優(yōu)美的段落,通過這一方式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A層次學生的話,教師則可以為學生設計拓展類型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搜集、背誦一些有關于祖國風光的諺語,借此來有效豐富學生語文知識體系、積累寫作素材。
五、評價分層
在應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還需要注重評價分層的重要性,結(jié)合不同層次學生來設計出相應的評價標準,這樣才能最大化評價對于學生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對A層次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于競爭性評價的方式,來為學生制定出較高的評價標準,以此來促進學生發(fā)展與提升;B層次學生則可以借助于激勵性評價手段,借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學習成功體驗、了解自身學習期間的不足之處,從而促進其進一步發(fā)展;而對于C層次學生最好是應用激勵性、鼓勵性評價方式來進行評價,適當降低評價標準,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一定要嚴格按照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展開分層,通過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課堂教學分層、作業(yè)分層、評價分層來有效落實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從而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有效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分層教學模式指導下掌握語文知識、獲得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葉成兵.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