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
摘 要:物理本就是一種和生活有關聯(lián)的學科,很多的生活現(xiàn)象都需要用物理的知識來解釋,這種將生活與物理聯(lián)系起來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了解物理知識,而且對于教學的內容的記憶也會比教師只用課本進行的枯燥的教學的內容要深刻。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素材;教學應用
將生活素材與物理教學融合,讓物理課堂變得生動,學生變得活躍,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更加符合學生天性,更能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的知識,讓物理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簡單。
一、教學的現(xiàn)狀及意義
在物理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不能把物理的魅力展示給學生,將物理的教學變得過于死板,把物理分為幾個板塊,書本是書本,實驗室實驗,釘是釘鉚是鉚,不能將物理靈活的教授給學生,造成學生學習物理時也缺乏靈活性,讓學生學習起來大費周章。且有的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將生活素材引入課堂教學中,這就少了很多學習的趣味性,導致學生對學習物理沒有了興趣。教師在教學時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素材聯(lián)系起來,明確告訴學生物理是一門有趣的需要實際運用的學科,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物理課堂更加活躍,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了解更多的生活小知識。
二、生活素材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用探析
2.1利用生活相關的現(xiàn)象引入課堂
物理教學的課堂引入是教師在教授課程的第一步,這一步對于學生這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來說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與生活相關的素材聯(lián)系起來,用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認真聽接下來的課程。
比如說學習《杠桿》時,教師可以用桿秤稱重量,孩子玩蹺蹺板這種生活中經(jīng)常會看到的現(xiàn)象來引入課堂。學生對這些現(xiàn)象都很熟悉,但是不知道其原理,這時教師就可適時引入教學內容——杠桿,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杠桿,杠桿的作用是什么。教師再繼續(xù)引導學生,讓學生思考這些杠桿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學生會回答,都有一個支撐點、一個杠桿,并且杠桿可以繞支撐點轉動。這些都是杠桿的必備要素,到此,學生就已經(jīng)完成了杠桿的初步認識,教師利用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引入教學內容,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更加適應,學習效果自然會好。
2.2利用科學小實驗印證生活現(xiàn)象
物理教學中有很多的實驗需要學生必須掌握,而有些實驗又與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息息相關,且其中包含的知識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用一些小實驗讓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實驗上。因為實驗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新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也會變好。舉個例子,在學習《流體的力現(xiàn)象》這一單元的《認識浮力》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就生活中的現(xiàn)行進行提問,如“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那么今天我們用一個實驗來驗證船能夠浮在水面的原因”,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教師將準備好的同等大小的木塊和塑料球分別放入水中,在讓學生將塑料球和木塊分別按入水中,來感受自己所用的力的大小,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將塑料球按入水中用的力要比將木塊按入水中用的力大很多,教師繼續(xù)下一個實驗,用彈簧測力器測量一塊鐵塊的重量,將這塊鐵塊放入水中再次測量,這時會發(fā)現(xiàn)鐵塊輕了很多。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解釋“物體在進入水中時水會給這個物體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浮力。所以在將小球和木塊按入水中時才會費力,將鐵塊放入水中鐵塊會‘變輕
而這就是船能夠浮在水面的原因——水給了船向上的浮力。”這樣的教學能夠聯(lián)系到學生日常接觸的現(xiàn)象,學生對于自己了解的生活現(xiàn)象的求知欲會比教師課堂講授的知識的求知欲大很多,學習的也會更加認真。
2.3利用生活小道具活躍課堂氛圍
不同于教學輔助工具給學生的古板印象,教師利用生活中的小道具來輔助教學可以讓課堂的氛圍更加活潑。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慣性》這節(jié)課時,教師在正式講課前可以利用實驗用的簡易小車、一塊木板、毛巾、紙板和玻璃來進行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讓小車從同等高度的木板上滑下,用毛巾、紙板、玻璃板分別鋪在木板下作為平面,觀察并記錄小車分別在這三種不同的“平面”上的滑行距離,這時就可以看到,小車在不同的平面上的滑行距離是不一樣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就這個現(xiàn)象對學生進行提問,如“為什么同樣的小車在同樣的高度滑下,所滑行的距離不一樣?”學生會回答“因為平面的材質不一樣”,這時教師就可以繼續(xù)提問“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小車的滑行距離不同?”,這樣引出平面的阻力對小車的滑行距離的影響,再由此提出猜想“如果平面絕對光滑的話,小車是不是可以永遠運動下去”,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毛巾、玻璃等是生活中常見的小道具,這樣的道具會給學生一種放松的暗示,讓學生能夠忘記課堂的嚴肅與壓力,再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結束語
物理是注重應用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生物理知識的時候不可以只知道“紙上談兵”,而是要注重實踐與課本相結合,多多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輔助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和運用,讓學生對物理的印象變得活潑明媚。
參考文獻
[1] 莫丹艷. 生活化取向下的初中物理學業(yè)測評試題命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 梁福霞. 基于生活素材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用探析[J]. 才智,202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