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線教師來說,“上好課”重要,“評好課”才是高屋建瓴的表現(xiàn)。一堂課經(jīng)過點評者穿針引線,點撥啟示,讓人茅塞頓開是一件悅意之事。所謂“看花容易繡花難”,其實“繡花不易看花更難”。一個能“評好課”的老師不但要有扎實的語言功底,深厚的專業(yè)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親和的師生關系,更要有終身學習,不斷反思,真正熱愛教育這塊土壤的情懷。怎樣才能成為一位“評好課”的老師呢?先圣們深邃而深刻的言論能給我們點點滴滴的啟示: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不同的資源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終生享用的大餐,把教育當作事業(yè)而不是職業(yè)。這是教師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有這種心境,便能享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先充盈教學內(nèi)容:如教送別古詩,教師就得儲備一整套有關詩詞的知識,“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教外國作品,就得找相關內(nèi)容,至少“裝著一桶水”;教散文,就得陪學生一起背誦、感受、體會、“下水”。再吃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是用心去教,用心去學的過程。琢磨透學生的心理,才會事半功倍。得閑時,看看學生的課外書如楊紅纓、鄭淵潔、福爾摩斯等系列小說,走進學生的心理,成為學生的大朋友。其三,讀專業(yè)書:《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教師博覽》《雜文報》《讀者》等閑書。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堅持做到一小時以上的閱讀。對于一個教師來說,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當我讀到竇桂梅課的深情,讀到王崧舟課的深邃,讀出薛瑞萍《看云說課》的深遠,總是感動不已,盛嘆不如。但不止的學習總是優(yōu)點。其四,“繼續(xù)教育”學習,跟進新理念,切實指導自己。以《有效評課》叢書中的“觀課議課的程序與實施”為例,通過《驚弓之鳥》的觀課記錄,既知道了聽課有四種常見的記錄方式,又學到了有關聽課記錄的原則、要領等,特別是其中的記錄工具的開發(fā)(四張聽課觀察表格和兩張評價等級標準表格)保證觀課的有效性,觀察和記錄尤為重要,觀察者想通過課例獲得什么,達到什么效果,就可以相應選擇對教學的哪個部分進行探究,從而豐富觀課議課的內(nèi)涵。
只有提升了自己,才有足夠的能量走進別人的課堂,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去看待問題,評課議課,才有能力解決磨課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你永遠是臺錄音機。
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獨特精辟的評課藝術,來自于教學中的日積月累,來自于課后的深思熟慮?!安粋浜谜n不進課堂”應該成為教師的專業(yè)習慣。但無論課前準備多么充分,都僅僅是預設,而課堂是活的,是千變?nèi)f化的。它隨時都能新生出許多信息。怎么處理呢?教師必須在課后及時認真地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明白這些生成哪些可能為以后所用;才會有一句不經(jīng)意的表揚從此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才能顯露出自己的不足,激發(fā)不斷地學習?,F(xiàn)在,課后反思已由時髦變?yōu)榈ǎ傻ㄗ兊蒙畛?。摘錄幾篇本人反思?/p>
縣教研會公開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三自然段教學。
實錄一:
1.請一位同學把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讀一遍。(生沒讀熟,“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睌嗑洳徽_,教師忽略。)讀后問:“應接不暇”是什么意思,“暇”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自由讀一遍,想想哪些詞語讓你感受最深。(生沒讀完,教師便請學生回答,匆忙中,學生回答:嫣紫嫣紅,花團錦簇。)
3.教師范讀,請生閉目想象,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這種境界是指什么境界?
(生答:我們看到了各種顏色的花,聞到了花香,這種境界是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保?/p>
4.師問:是先“人人為我”還是先“我為人人”?(學生爭論,教師叫停?。?/p>
實錄二:
1.默讀,文中哪些自然段寫出了“多么奇麗的景色!”找出這樣的段落,提出不懂的問題。(生默讀后先找到第三自然段,并提出不懂“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意思。)
2.請一生讀第三自然段。當讀到:“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讀不通時,師解釋:“入”是進入,來到的意思?!叭纭保孟竦囊馑?。“山陰道”是古代浙江紹興的一條官道,景觀奇特。再請生讀,生讀成:“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边@時師范讀,再帶讀。“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3.同學們不懂“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先請聽老師讀,示范讀第三自然段。讀后出示鮮花叢叢的圖片,教師激情描述:你看家家戶戶窗前的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黃的如金,白的如雪,紫的似練,多美啊!各色的鮮花一團一團地簇擁在一起,五彩繽紛,嬌艷絢麗。這就叫“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反思:對同一篇文章,同一年級的學生,教師制定的課時目標相似,但完成同一目標的方法、手段不同。第二位選手,抓住疑點,適時使用現(xiàn)代媒體,輕松熟練地解決疑點,不費吹灰之力;而第一位選手,我們聽課者便感覺他很累,很煩,花了七八分鐘,沒解決一個實質性問題,書沒讀通:“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眱蓚€新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意思沒懂,而“應接不暇”是個熟詞,在《鳥的天堂》中就學過。是先“人人為我”,還是先“我為人人”問題沒多大意義。兩節(jié)課學習效果迥然不同??梢?,教學方法、手段的巧妙運用源于選手有準確預設教與學,靈活駕御課堂的能力。好課會讓人回味無窮,時時“勾引”人品味、咀嚼。
《文言文二則》反思:教學文言文,采取以教師為線,以讀為面的教學方法。指導讀時,強調慢讀、停頓得當。根據(jù)課后解釋,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流暢自如、聲情并茂的范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明白學習必須專心致志,要善于思考,積極動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也不易做到,分解難點,將譯文和原文對比著熟讀,不模仿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得輕松,背得有趣。
《匆匆》反思:以讀貫穿整個課堂:(1)開放地讀,把心放在文章內(nèi)容里去讀,體會散文的優(yōu)美和深刻;(2)深情地讀,富有個性地悟,結合自己的體驗去思考“形散神不散”。(3)注重積累和運用,并模仿課文中的句段寫話,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4)從文中內(nèi)容想開去,適當延伸并拓展讀書領域,引導學生查閱作者及其文章資料,課后延續(xù)。
今天,我們反思了自己,實際上我們是以雙重身份走進了課堂——評課者和被評課者。如果能做到每節(jié)課都有所思,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找出不足,及時糾正,不斷完善,試想,我們還害怕走進課堂?還害怕不會用科學的理念來指導和評價嗎?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評課者,和大家共同探討教學過程的疑難,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共同求得語文教學的進步。
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一線教師每節(jié)課面對的是學生。評價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關注的對象是學生。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堅持向學生詢問課堂教學的意見很有必要。詢問并檢測自己的教學是否成功,可以做這些事:1.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態(tài)度(這堂課的內(nèi)容是否聽懂了?)2.學習過程是水到渠成,還是照單死記?(學習快樂嗎?輕松嗎?)3.學習成果(這堂課的問題解決了嗎?還有哪些有待進一步學習?)4.學習困惑(為什么沒弄懂,希望教師怎樣教?)5.角色反串(稍微簡單的知識是否讓學生自己去教?)
請學生評課示例:學生發(fā)言:“老師,你今天請我們每人找一位伙伴當學生,我們自己做教師,教伙伴寫字,這種方法好。我以前寫作業(yè)總是很潦草,但今天我當老師卻非常認真,課堂上完成了作業(yè),而且得到了五角星?!边@個評價的啟發(fā):調整了學生厭煩作業(yè)的情緒。我試驗過每兩個星期,請學生把他們的作業(yè)本換著做,即把自己的作業(yè)寫在伙伴的本子上。誰都愛面子,為了給同伴留個好印象,他們在同伴的本子上做作業(yè)特別認真,錯誤率很低,且字跡工整。
當然在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中, 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全體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特長。面對學生幼稚的意見,教者要善于傾聽,不斷保留意見,去偽存真,不斷調整,采用恰當?shù)姆椒ㄈヒ龑W生正確的認識教學過程。唐太宗能夠把魏征當作一面鏡子來照自己,明得失,我們難道不能把學生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來反觀教學嗎?
四、見賢思齊也,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教學不能閉門造車,要及時地向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學習他們怎么教,怎么評?!八街?,可以攻玉”,“讀萬卷書,行萬理路,不如高人一點”。怎樣才能很好地學習他們的評課技巧呢?積極參加校內(nèi)外的教研活動是最直接的措施。面對同樣的對象,聽聽專家、前輩是如何挖掘這堂課的優(yōu)缺點,建議被評者將怎樣去完善,然后比較一下自己的觀點與他們的差距。這樣就能很好地從他們身上學習評課的基本方法及他們在評課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獨特的思想方法,這些對自己以后的教學大有裨益。
去年去高琦小學聽了三節(jié)“經(jīng)典誦讀”公開課,先后聽取了方建華、王亞敏、江興玲、何承發(fā)四位專家的評課。他們把教者比喻成建筑師、繪畫師、指揮家。這三個比喻恰當精煉?!八麄兊恼n有建筑大師的風范,教學思路有條不紊;有繪畫大師濃墨重彩的渲染,教學重點突出;有音樂指揮家的統(tǒng)領能力,能靈活有效地駕馭課堂?!睂<业脑u課簡單明了而不失生動有趣,從他們的評課我知道怎樣在有效的評課時間內(nèi)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評價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更要學習怎樣去把握好自己的課堂,教好自己的課,這樣真正達到了以評促教,教評相長的目標。
擱筆稍頓,掩卷以思,先圣的點撥是航標,自己的堅持與熱愛更重要,未來的路我將且教且學,且行且思,秉承孔子的教誨,成為一個善評課會上課的教師。
石沉香,安徽省宿松縣實驗小學教師,安徽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