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松煥
摘 ?要:德育教育是初中階段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于學生而言,接受德育教育是提升學生個人素質(zhì)、樹立良好道德觀念與法治觀念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肩負起開展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但在現(xiàn)實情況中,很多教師卻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教育手段,而導致德育教育工作收效甚微,難以深入推進。那么,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育方法去打破這一現(xiàn)狀,開展更加優(yōu)質(zhì)的德育教育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并根據(jù)個人教育經(jīng)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班主任是班級中最為主要的管理者,在班級的德育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的關鍵時期,青春期的學生或多或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若不加以匡正,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鑒于此,教師必須調(diào)整自身的德育教育策略,改變德育教育的方法,從現(xiàn)階段德育教育的工作難點入手,不斷探究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難點
(一)部分學生的思想工作難開展
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部分學習意識不強、紀律觀念較差的學生逐漸出現(xiàn)了吸煙、曠課、上網(wǎng)成癮等現(xiàn)象。盡管有學校規(guī)章制度作為約束,班主任教師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一部分學生“明知故犯”。究其原因,是這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且他們的自我意識沒有為學生的發(fā)展起到良好作用,逐漸演變?yōu)闃O強的叛逆心理,也就導致學生不愿意聽從班主任教師的教誨。
(二)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難糾正
每個班級中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學困生,在學困生群體之中,有部分想要學好,產(chǎn)生學習意識的學生,奈何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跟上班級整體的學習進度,使得他們灰心喪氣,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還有一部分學生則是因為認定自己“不是學習的料”而無心學習;也有部分學生是因為不堪初中課業(yè)繁重、知識困難的重負而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三)部分學生的違紀現(xiàn)象難處理
教育本身并非萬能,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有可能違反紀律。在處理這些違紀現(xiàn)象時,教師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并非無心為之,而是故意而為,且屢教不改,導致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非常棘手。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基本策略
(一)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動態(tài)
了解學生是班主任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也就意味著,教師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根據(jù)學生面臨的問題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梢哉f,班主任教師是否對學生的信息有充分的了解,是評判教師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優(yōu)質(zhì)與否的重要標準。在日常與學生接觸的過成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性格特點、家庭背景等方面因素,展開深入的探究。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將這些因素作為選擇教育方法的重要參考,從而產(chǎn)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放下身為“長者“管理者”“上級”的身段,與學生站在同一高度上,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成為朋友。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盡量減少采取“說教式”“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溝通,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洞察學生內(nèi)心的情緒,從而認識到不同學生在不同情緒下的情感撥動。
另外,通過班干部反饋班級問題,也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動態(tài)的重要方法。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定期讓班干部反饋在班級中觀察到的不良風氣,或不良風氣苗頭,由教師采取針對性措施,改善班級現(xiàn)狀,引導學生逐漸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二)學科滲透,具體教育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德育教育也不例外。一般來說,班主任除了肩負著班級德育教育重任之外,也承擔著一門科目的教學工作。在現(xiàn)行初中教材中,能夠用于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諸多,合理地采用這些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鑒于此,作為班主任教師,必須仔細研讀所教學科的教材,從中發(fā)掘德育因素,讓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文化知識,更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德育教育。
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當中,教師開展的德育教育應當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只有如此,才能使德育教育成果更加扎實。切勿出現(xiàn)為了德育而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應當適時適度。
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借助榜樣的力量,用教材中的故事、人物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追尋榜樣的身影。以班主任教師執(zhí)教語文課程為例,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文字為武器,與黑暗斗爭的魯迅先生等等。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進而逐漸以這些人物作為自己的榜樣,改進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道遠,需要班主任付出汗水,勤懇耕耘,才能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焦宏偉.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的有效性[J].華夏教師,2018(35):96.
[2]麥聰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與心理溝通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77-78.